法国出了什么代价请得动俄国呢?
第一,3亿法郎的无息贷款,五年后归还,算是白借给俄国用,折合成英镑大概就是1200万英镑。
第二,法国与俄国加强工业合作,法国将会组织国内银行和资本家、工业家在未来三年内投资至少1亿法郎在莫斯科地区和新俄罗斯总督区(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敖德萨那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候夺取的敖德萨,现在这个年代乌克兰这个民族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
俄国之所以要求法国投资加强新俄罗斯总督区的工业建设,显然是为下一次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做准备。
第三,法国将会出口全套光荣级铁甲舰的技术给俄国,同时派遣法国工程师在圣彼得堡造船厂协助法国制造一艘6000吨级别的铁甲舰。
第四,地缘政治利益的重新划分。法国正式承认俄国在黑海地区的全部利益,承诺不干涉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任何争端。作为交换,俄国需要保证保护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既得利益,包括法国在君士坦丁堡的银行投资、在安纳托利亚的铁路建设项目,以及在叙利亚地区的商业特权等等。
第五,建立长期的军事合作机制。两国约定在普法战争结束后立即展开全面的军事交流项目,包括军官互访、武器技术共享等内容。
第六,法国承诺从俄国进口300万吨小麦和100万吨黑麦。这不仅能缓解法国因战争造成的粮食短缺,更重要的是为俄国的农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销路,让俄国地主贵族们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
这些优厚条件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确实心动了。自从1868年第二次近东战争结束之后,俄奥同盟的价值就大幅下降。那场战争中,俄国人清楚地看到,在没有其他列强下场的情况下,腐朽的奥斯曼帝国根本不是俄国的对手。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与奥地利分享战利品呢?
俄国朝野上下都有一种声音,认为应该独吞奥斯曼这块肥肉。当然也有人担心,如果抛开奥地利单干,很可能会引来英法的联合干预。而现在法国主动伸出橄榄枝,自然而然地填补了这个战略空缺。
同时,法国给出的报酬确实慷慨得令人吃惊,尤其是3亿法郎的无息贷款和先进的海军技术援助,简直是雪中送炭。要知道俄国虽然领土辽阔,但工业基础薄弱,财政状况也不佳,正需要这样的援助来推进现代化进程。
这可太大方了,至少奥地利短时间内是拿不出这么多东西给俄国人的。
这是自然,法国作为世界第二强国,又是金融、高利贷大国,这点钱,其实还真难给。
普法战争的进展完全出乎意料,尤其是法国东部大片富庶地区被普鲁士占领后,财政收入直线下降,降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十。许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都落入敌手,每天的损失都是天文数字。拿破仑三世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从各个部门挤出经费,才凑足了给俄国人的这批贷款。
同时,他不得不向多年来一直打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低头。
这个犹太银行家族在欧洲各国都有分支,掌控着庞大的金融网络。拿破仑三世执政以来,一直试图削弱他们在法国的影响力,扶持本土银行与之竞争。但战争的压力让他别无选择,只能与阿尔方斯·德·罗斯柴尔德男爵达成协议:给予罗斯柴尔德家族法国国债的独家承销权,期限长达十年。作为回报,这个家族将动用其遍布欧洲的金融网络,为法国政府筹措战争经费。这简直是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耳光,但为了赢得战争,皇帝只能忍下这口气。
拿破仑三世很气愤啊。战争初期,没人能想到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们竟然如此能打。他们接连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在雅尼之战中,7400名普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