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普法战争的前六个月,普鲁士确实迎来了最佳的收手时机。
北线战场上,法军在卢森堡的防线已经崩溃。这个小公国丧失了五分之四的领土,残余的法国守军不得不通过比利时王国的领土狼狈撤回国内。比利时政府虽然宣布中立,但面对溃败的法军,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普鲁士要通过他领土的要求则是断然拒绝。
你当这里是公共厕所嘛,想来就来。
这惹得普鲁士王国政府非常不满,北线普鲁士第一集团军司令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斯坦梅茨上将破口大骂但是毫无办法,他怕真的进入比利时,会让英国人非常不满,于是普鲁士第一集团军在卢森堡和比利时的边境进行了修整。
中线是最激烈的战场。腓特烈王储率领的普鲁士第三集团军在洛林地区与法国巴赞元帅展开了反复拉锯。巴赞元帅组建的洛林集团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猛烈攻击,几度让普军陷入困境。
然而,拿破仑三世的“画蛇添足”改变了战局。这位皇帝陛下非要插手前线指挥,结果在南锡附近做出了一个灾难性的决定——他命令巴赞分兵试图包抄普军侧翼,却被腓特烈王储抓住了机会,南锡大捷让普军一举俘虏了2万多法国士兵,死伤者更多。洛林集团军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后方修整。
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将军抓住战机,立即调动新组建的第四、第五集团军加入中线,开始围攻兰斯这个战略要地。
南线的进展更加顺利。威廉一世的侄子,腓特烈·卡尔亲王率领第二集团军势如破竹,竟然攻陷了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当普鲁士的黑鹰旗在里昂市政厅升起时,整个欧洲都震惊了。
消息传到巴黎,立即引发了政治地震。
“拿破仑必须下台!”议会里,共和派领袖甘必大声嘶力竭,“是他把法国带入了灾难!”
“皇帝陛下已经尽力了,”波拿巴派议员试图辩护,“要怪就怪那些无能的将军……”
“够了!”老牌保王党人布罗意公爵站起来,“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拯救法国!”
暗地里,波旁派和共和派甚至开始密谋政变。他们计划在1872年的1月14日,发动起义,推翻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然而,拿破仑三世虽然军事才能平平,政治嗅觉却异常敏锐。在政变发动前夜,巴黎警察厅长亲自带队,将主要密谋者一网打尽,波旁派和共和派扔出去的都是一些小虾米,反而高层依然是毫发无伤,丝毫没有参与政变的证据。
至此,普鲁士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虽然阿道夫·尼尔将军担任法国陆军大臣之后,法国的战线好了一些,但是拿破仑三世还是很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在奥地利的地盘上,普法进行了秘密谈判,如果他们的条件合理一些,拿破仑三世可能真的会接受。
但是普鲁士胃口要的太大了,殖民地、法国本土、赔款、机器什么的一个不拉,这拿破仑三世可是万万不能答应的,答应了跟自己下台也没什么区别,那倒不如主动点,换个其他政府来给自己擦屁股。
之后,法国缓过劲来了,凭借着远高于普鲁士王国的人口、经济、工业产值,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速运转,开始大爆兵,战线稳住了,北线的兰斯普鲁士攻击了两个月还是没攻下来,一直到奥地利的重型舰炮到位才有了一点进展,但只有一点。
而南线,腓特烈·卡尔亲王在打了几次胜仗之后就发现不对劲了,法国佬怎么越打越多?
另外,法军中出现了许多说意大利语的炮灰,就是法国占据的撒丁王国和帕尔马这些意大利邦国的人口,是奥利维耶这个腹黑的法国首相出的主意,这样可以减少帝国境内的意大利人口比例,同时保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