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以工代赈跟普法纷纷派遣使者(1 / 4)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更别说在奥地利这样一个经济持续发展10年的国家了,这场同时酝酿了十年的危机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经济的繁荣掩盖了潜在的结构性问题,过度投资、投机行为和信贷扩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当现实与预期的差距越来越大时,崩溃便成了必然。

时间到1870年8月份,奥地利爆发经济危机整满一年,在这一年里,整个帝国仿佛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风暴。奥地利的经济生产总值下降了百分之18,比财政部预计的要多一个百分点,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工厂的停产、商店的关闭和家庭的破碎。

股市从最高点下降了百分之63,维也纳证券交易所里曾经熙熙攘攘的交易大厅如今变得冷冷清清,有的股票直接就退市或者股价暴跌百分之95,那些曾经富有的投资者一夜之间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人。

大量企业破产,从纺织厂到钢铁厂,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倒闭的企业数量每天都在增加。银行烂尾的贷款数以千万弗洛林计,许多银行家不得不面对自己金融帝国的坍塌。

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这时候便宜了弗朗茨和奥地利政府。危机虽然带来了痛苦,但也为政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借着之前筹集的资金和发行的国债,帝国政府将全国百分之85左右的在建铁路和一部分铁路全都收归了国有,这些曾经由私人财团控制的重要基础设施现在成了国家的财产。

另外,大量资产被政府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包括工厂、矿山和土地,这为后续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之后政府出台的以工代赈计划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国有化的资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来创造就业机会。

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破旧街区里,几个失业许久的工人聚集到一家旧的小酒馆,这里曾经是他们下班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失业者们聚集抱怨的场所。酒馆里烟雾缭绕,几张破旧的木桌上摆着半空的啤酒杯,几个男人围坐在一起,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绝望。

“唉,”一个名叫尼克的中年工人长叹一声,“我已经三个月没找到工作了,家里面真就要断粮了。妻子每天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有收入,孩子们也饿得直哭。”

“我也一样,“另一个叫瓦尔德的工人附和道,“工厂都关门了,到处都没有活干。我们这些手艺人现在连乞丐都不如。”

尼克突然眼睛一亮,“要不要当兵?至少军队还管饭。”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就笑了起来。一个叫约瑟夫的年龄颇大的老工人摇摇头:“汉斯,你看看你自己,都四十多了,军队要你这样的老头子干什么?他们要的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不是我们这些快要进棺材的人。”

尼克的脸涨得通红,有些不甘心地说:“那总得想个办法活下去啊。”

瓦尔德若有所思地说:“我听说殖民地那边机会多,要不我们去非洲或者巴尔干当个地主?”

老约瑟夫立刻摆手:“你疯了吗?殖民地那边疾病遍地,疟疾、霍乱、还有各种听都没听过的热带病。你知道吗,就连伯爵家的孩子去了那边都死了好几个,你比伯爵的孩子更高贵?还是你能请到更好的医生?”

听到这话,大家都沉默了,纷纷叹气。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无论他们怎么想象,都找不到一条可行的出路。

尼克有些愤怒地拍桌子:“都是那些该死的工厂主,平时榨取我们的血汗,现在危机来了就把我们像垃圾一样扔掉!我在施密特工厂干了十五年,十五年啊!说关门就关门,连一个铜板的补偿都没有!”

“还有政府,”瓦尔德也跟着抱怨,“那些官僚们坐在办公室里拿着高薪,根本不知道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痛苦。我上个月去申请救济,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