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1 / 5)

“瞧一瞧,看一看了。今儿个仁和堂挥泪大甩卖了,所有绸缎、布匹、棉衣、夏装统统五折!!!洋货统统五折!!!你没听错,五折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了!”

京城大栅栏地区,仁和堂这个类似于百货商店的店铺门前人头攒动,喧嚣声传出老远。这家平日里进出都要擦亮鞋子、整理衣冠的高档商铺,今日竟是围得水泄不通。讲究体面的富贵太太们此刻也顾不得矜持,推推搡搡地往店里挤。几个小贩趁机在外围叫卖冰镇酸梅汤,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店门口张贴着大红纸,上面除了用汉字写着“大甩卖”外,还用英文和德文标注了“SALE”和“AUSVERKAUF”,显示出这家店铺的洋气与不凡。柜台后忙得不可开交的店员们也有一小部分有着西方人的面孔,却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引得围观的人都啧啧称奇。

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的轿子刚好被堵在不远处。

“爷,仁和堂门前堵了,好像是在大甩卖东西,五折呢。”身着靛青长衫的仆人掀开轿帘,对轿子里的文祥禀报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新奇。

文祥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从轿内探出头来。

文祥笑了笑,“这可倒是个稀罕事,这仁和堂的东西向来是品质好,价格贵。平日里京城的贵人才敢踏足,进店的人都讲规矩,什么时候见过这般热闹。”

街上一位妇人抱着一堆绸缎从店中挤出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对同伴夸耀道:“快看我买的这个奥地利进口的丝绸,平时要八两银子一尺,今天才四两!赚大了!”

好嘛,丝绸也要是洋货的好。

文祥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对身边的随从问道:“这仁和堂,你们知道背后的东家是谁吗?”

几个随从面面相觑,异口同声道:“不知。”

文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行吧。走,绕一下远路,我们接着去西直门。今日恭亲王约见,不可耽搁。”

轿夫应声而动,绕过喧闹的街区,向西直门方向行去。行至半路,文祥忽然自言自语道:“奇怪,这仁和堂怎么突然要甩卖了?”

...

西直门外的火器营是远东帝国新式军队的训练场所之一。今日营内格外热闹,几面黄龙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片开阔的试射场上,几门崭新的大炮整齐排列,炮身上铭刻着西方文字,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文祥下了轿子,整理衣冠后快步走向场地中央的凉亭。亭内已有数人等候。为首的是身着黄马褂的恭亲王奕訢,其次是大臣董恂、户部尚书宝鋆等远东帝国重臣。一位金发碧眼、身着西式礼服的外国人站在一旁,正与奕訢交谈甚欢。

“微臣文祥,参见王爷。”文祥行礼道。

“文大人来得正好,”奕訢亲切地说道,用扇子指向那位外国人,“奥地利驻我远东帝国的大使,谢菲尔德男爵,你们早就认识了吧。今日特来展示他们国家最新研制的火炮。”

两人互相问候几句,之后随着一声号令,演示正式开始。几名穿着奥地利军服的士兵在教官的指挥下,熟练地操作着那些庞然大物。

“这是我们克虏伯兵工厂最新研制的C64型火炮,”谢菲尔德男爵自豪地介绍道,“有6英寸和8英寸两种型号。这种大口径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第一门6英寸火炮喷射出橘红色的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几秒钟后,靶标处爆起一团巨大的烟尘,木制靶标被炸得粉碎。

围观的清廷官员们发出惊叹声。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恭亲王奕訢也不禁点头称赞:“好炮!威力确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