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帝国庇护所(出现了茜茜)(1 / 5)

帝国权力不仅用于统治,更用于保护最弱小的子民。帝国之伟大不仅在于其军事与政治力量,更在于其对孤儿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能力。

——节选自《奥地利帝国庇护所发展史》

凡是低于16岁的儿童,都会被无条件收纳进帝国庇护所。这项政策初创时,为履行弗朗茨皇帝与茜茜皇后的旨意,维也纳乃至整个帝国各城市的警察除了例行公务外,还肩负起寻找流浪儿童的使命。他们穿梭于狭窄的后巷、贫民窟的破败房屋间,甚至深入地下工厂,寻找那些靠拾荒度日或被迫在黑工厂里做苦工的孩子们。

最初,这一行动在民间引起不小的恐慌。特别是在贫民区,许多家庭将孩子藏起来,惧怕这是某种残酷的政策。谣言四起,有说皇帝为了迎接外国使节访问要“清理街道”的;有传言这些孩子会被送往边境当炮灰的;甚至有人说这是茜茜皇后的残忍癖好,要用孤儿的鲜血沐浴以保持美貌。

然而,随着第一批进入庇护所的孩子们状况明显改善,这些恐惧逐渐平息。特别是当几位曾经衣不蔽体的流浪儿,穿着整洁的制服,面色红润地在街头宣讲自己在庇护所的新生活时,许多家长主动将无力抚养的孩子送到了庇护所门前。

庇护所不仅负责养育这些流浪儿,更重视教育工作。孩子们接受完整义务教育,同时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还有个特殊政策:基础军事训练。到了15岁,孩子们可以选择是否参军。

每个庇护所都设有工艺坊,教授孩子们实用技能——木工、金属加工、裁缝、烹饪等,确保他们离开庇护所后能自食其力。女孩们除学习家政外,也可选择护理、教育等专业方向,打破了传统的性别限制。

每个从庇护所走出的孩子,提起皇帝皇后时都满怀感激。毕竟没有弗朗茨的政策,他们很可能已经死在城市某个阴暗角落里了。

瑟丁帝国庇护所,夏日的阳光穿过高大的梧桐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一群8至15岁的孩子们正在有序上课。操场上,体育老师正指导几个男孩做单杠运动;教室里,历史课上讲述着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语言教室内,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正纠正着孩子们的法语发音;而在靶场,十几个孩子正在进行气枪射击训练,金属靶被击中时发出清脆的“叮”声。

“嘿,看那边!”正在庭院休息的卡特琳娜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安娜,她细长的手指指向学校大门,“那是谁的马车?”

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入庇护所大门,四匹雪白的骏马昂首挺胸,马车车身上金银交织的双头鹰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又是上面来视察的吧,”坐在一旁的阿德勒咬了一口面包,随意地说道,“上个月不是才来了个什么男爵吗?满脸横肉,装模作样地摸了摸我的头,还说我是'帝国的将来的明日之星'。“他故意模仿那位男爵夸张的口吻,惹得女孩们咯咯笑起来。

“不过我倒觉得没错,”阿德勒抬起下巴,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等着瞧吧,将来我的马车比那个还漂亮十倍!”

“呸!又在吹牛。”另一个小伙伴则是往阿德勒身上扔了一个小石子,“别忘了,一年前你还在莫斯尔工厂地下室搬煤呢,手都黑得像锅底。哈哈哈。”

阿德勒的脸腾地红了,但立刻反驳道:“那不一样!现在不是遇到陛下的好政策了吗?”他挺直了腰板,“我现在可是射击第一名,连教官都说我有天赋。等我十五岁就去参军,立几个军功,男爵算什么?我怎么也得混个伯爵当当!”

“哈!吹牛大王又开始了!”保罗大笑着。

“谁吹牛了?我可是认真的!”阿德勒猛地站起来,一把抓住保罗的衣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