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卢森堡开会跟俄军前线变故(1 / 4)

186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斯坦利邀请了英国、普鲁士、西班牙、法国、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以及奥地利七国一起到伦敦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可能发生新一轮大战的情况。

伦敦的天气一如既往地阴沉,淅淅沥沥的雨水拍打着外交部会议厅高大的玻璃窗。室内,三十多只烛台点亮了这个庄严的场所,映照着墙上悬挂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雪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昂贵的古龙水和潮湿木头的气息。

会议桌是一张巨大的橡木圆桌,抛光得可以映出人影。桌上摆放着七个国家的小旗帜,每个代表团前都有茶杯、咖啡、白兰地和文件夹。茶仍在冒着热气,但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的场合,酒精更受欢迎。

会议桌上,法国外交大臣莱昂内尔跟普鲁士王国的外交大臣伯恩斯托夫伯爵都仿佛胜券在握的样子,谁也不肯让步。

法国人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奥地利的默许,施墨林的模糊许诺。在会前的私下会谈中,施墨林曾暗示,如果发生冲突,奥地利会“保持中立”。对法国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们认为自己单挑普鲁士,只要谁也不插手,百分之百暴揍他。

毕竟这个年代的法军还是名义上的世界第一陆军,至于像是在墨西哥吃瘪,也被认为是劳师远征,而且法军大概是四十五万,普鲁士只有三十三万人,人口方面也是法国人多一些。拿破仑三世本人也曾在私下聚会中夸口,说普鲁士军队不过是“一群穿制服的教师”。

而普鲁士方面则是因为跟俄国、奥地利签订了防御密约,并且,普鲁士也不认为法军能轻易突破普军在洛林的防线,要塞,毕竟为了修这些还是花了不少钱的。

“先生们,”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斯坦利站起身来,疲惫的说道:“我们已经讨论了整整两天,却似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卢森堡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而欧洲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着我们。”

莱昂内尔举起酒杯,轻轻摇晃着里面的白兰地:“亲爱的斯坦利,问题很简单。普鲁士军队必须从卢森堡撤出,这块土地属于荷兰王国,而荷兰王国已经同意将其出售给法兰西。这是合法的交易,任何阻碍都是对欧洲和平秩序的挑衅。”

伯恩斯托夫伯爵冷冷地反驳:“根据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决议,普鲁士在卢森堡拥有驻军权,以确保对抗法国可能的侵略。考虑到法国最近的言行,我认为撤军不仅不合时宜,而且会危及普鲁士的安全。”

“那么法国的安全呢?”

与此同时荷兰代表范德莱登则满脸不安,频繁地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作为争端焦点卢森堡的名义所有者,荷兰王国发现自己被夹在两个军事强国之间,进退两难。

经过两轮谈判之后,还是没有拿出结果来,这时候英国财政大臣迪斯雷利想出一个招来,解决不了法国、普鲁士,我们可以解决荷兰王国。

他想要通过提供给荷兰无息贷款的方式,劝说荷兰人放弃跟法国的交易。

接下来的日子里,迪斯雷利的计划开始实施。英国向荷兰提出了最初500万荷兰盾的无息贷款,条件是放弃与法国的交易。然而,海牙的反应冷淡。迪斯雷利迅速将金额提高到800万,随后又增至1300万荷兰盾,几乎等同于法国的出价。

然而,令英国人意外的是,荷兰依然无动于衷。

11月20日,伦敦荷兰大使馆。英国财政大臣迪斯雷利亲自拜访荷兰驻英大使索姆布雷夫。

接待室内,迪斯雷利面带疑惑,“阁下,坦率地说,我不明白。我们提供的条件已经不逊于法国,甚至在应当说是更为优厚。为何威廉国王仍然犹豫不决?”

索姆布雷夫大使在回答前小啜了一口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