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兰芳(1 / 4)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东万律总署的院子里,蝉鸣声此起彼伏。苏炜刚从码头回来,浑身被太阳晒得冒汗。他一边用挂在脖子上的粗布毛巾擦拭着脸上和赤裸上身的汗水,一边仰头朝二楼喊话。

“总长、总长,有一个外国鬼子在外面。”

阳台上,兰芳共和国总长刘阿生正跟秘书罗明谈论着最近荷兰人在坤甸的动向。他身着一件藏青色的长袍马褂,布料是上等的杭州丝绸,显得极为考究。鼻梁上架着一副小圆墨镜,这是前些日子从新加坡来的商人带来的洋货。

他的身板依然挺拔,只是两鬓的白发暴露了岁月的痕迹。

刘阿生,兰芳共和国理论上的最后一位领导人,刘阿生在坤甸病故后,荷兰军队以护送刘阿生灵柩为借口突袭占领东万律兰芳总厅,最终兰芳共和国灭亡,之后因为担心清朝干预,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是荷兰人扶植的傀儡政权。

苏炜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秘书罗明有些不悦,他整了整身上笔挺的西装,这还是去年在巴达维亚定制的。作为新一代的华人,他觉得要入乡随俗,但刘阿生一辈的老人依然坚持着远东的传统。

罗明扶了扶金丝眼镜,朝下喊道:“苏炜,喊什么喊。这年头洋人来来往往的还少吗?按规矩办事就是了。要是迷路的,给碗饭吃,找身衣裳换,等会儿送去荷兰驻地。”说这话时,他刻意用上了官场的腔调。

“不是啊,老罗,”苏炜抹了把脸上的汗,“这洋人说话,一口纯正的京片子,跟咱们前年碰见的老张一模一样。”

此言一出,原本正在用蒲扇轻摇的刘阿生突然站直了身子。他快步上前,身子探出栏杆,长袍的衣襟被风吹得微微翻动。“皇上派人来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和担忧。自从十年前被迫接受荷兰的“保护”,他一直在等待朝廷的态度。

“好像也不是,”苏炜挠了挠头,“刘总长,您还是亲自下来看看吧。”

不等罗明劝阻,刘阿生已经转身往楼下走去。他三步并作两步,长袍下摆翻飞,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矫健。罗明连忙跟上,一边小跑一边喊道:“总长,您慢些,范大夫说过,您的腿疾要紧。”

...

而现在那名外国人在的房间里弥漫着龙井茶特有的清香。这座院子是东万律为接待贵客特意建造的,虽然规模不大,但处处显露着江南园林的韵味。庭院里种着几株桂花树,清风徐来,香气飘散。

奥地利帝国弗朗茨皇帝陛下御厨,天主教传教士,曾经在远东帝国的京城待过很长时间的弗洛里安·约瑟夫·巴尔坐在红木太师椅上,身着一件深色教士长袍,胸前挂着一个精致的十字架。他的面容清瘦,鼻梁高挺,眼角已有些皱纹,显示出岁月的痕迹。但那双蓝色的眼睛依然明亮,透着几分东方西方混合的沉静。

“这茶......”他轻轻把白瓷茶盏凑到鼻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味道跟我在杭州喝到的一模一样。”

管家姓李,人称李福,穿着一身整洁的青布长衫,腰间挂着一串钥匙。听到巴尔的话,他笑得更加热切:“神父大人好眼力!这可是今年清明前后的明前茶,专门托人从杭州带来的。”

“明前茶,是龙井,对吧。”弗洛里安·约瑟夫·巴尔睁开闭着的眼,淡淡的说道。

“哎呦喂,您可真是个行家,就是龙井。”那名管家一拍大腿,说的头头是道,“哎,我跟您说,就这,在咱们兰芳,能尝出来的人都不超过十指之数,大部分都是附庸风雅之辈。”

弗洛里安·约瑟夫·巴尔也饶有兴致地跟这位管家谈了起来,这个管家大概是30年前来到的东万律,前年回南京老家看了看,大部分族人都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流离失所,后面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