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异样(2 / 3)

万域神座 西山落尘 1927 字 1天前

星髓晶簇。半月后归来时,扁担上的星蚕丝绦已变成银龙模样,口中衔着半块玉珏,与张九思怀中的残片恰好拼成完整星图。

私塾先生在学堂发现本无字天书,书页间夹着的星蕨叶组成"紫微东移"四字。他正要细看,窗外突然掠过道青光,书页无风自动,停在记载"帝星临凡"的篇章,空白处渐渐浮现出阿穗的眉眼。这次她的宫装上多了道血痕,发间玉冠裂开缝隙,露出里面跳动的星髓核心。

张九思连夜在晒场布下星罗棋盘。他以星蚕丝为线,星蕴麦秆为子,摆出失传的"周天星斗阵"。棋盘成形的刹那,整个村庄的灵气突然暴动,地脉深处传来龙吟之声,震得屋檐星麦穗簌簌作响。货郎的扁担腾空而起,担头星蚕化作银龙缠住棋盘,老妇人将整盘星砂倒入阵眼,砂砾在虚空凝成"紫微"二字。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棋盘上突然浮现出阿穗的身影。她身着星辉织就的宫装,发间星麦花变成十二瓣玉冠。最令人震撼的是她怀中抱着的婴孩,襁褓上绣着北斗七星,每颗星位都嵌着星髓碎片。孩童突然睁开眼,瞳孔中映出周天星斗,眉心飞出滴心头血,血珠落地即长出株星髓晶簇,晶尖直指村东头那口古井。

夏至来临前,村里多了项新习俗。每日黄昏,村民们会聚在晒场,以星蚕丝编织灵气网。王氏负责织经线,货郎穿梭其间编纬线,老妇人用星砂固定节点,私塾先生以剑气刻录阵法,孩童们则踏着星罗步在网中穿梭,将日间吸纳的灵气均匀分布。

张九思常坐在老槐树下看他们忙碌。星蚕丝网在晚风中轻轻荡漾,每根丝线都泛着微光,连成片的网幕宛如倒悬的星海。他忽然想起十万年前在星宫,也曾见仙子们以云霞为线,织就遮天蔽日的星罗帐。那时苍剑尚未折断,紫微帝星高悬天穹,星宫弟子们踏着星罗步往来于三十三重天。

立秋那日,游方郎中再次出现。他药箱上的青铜铃铛少了三只,却多了道星宫印记。郎中在村中住了七日,日日以星蛊为引,替村民梳理经脉。临行前,他送给王氏只玉瓶,瓶中盛着半瓶星光,说是用北斗星君的眼泪炼制的续命丹。王氏打开瓶塞时,星辉化作银龙钻入她眉心,月牙胎记处生出的星辉触须突然疯长,在虚空织就张星图。

深秋时节,地缝中的量天尺残片突然发出嗡鸣。张九思以星蚕丝为引深入探查,发现残片周围又生出六道星髓,正好补全北斗之数。当他试着以天书触碰残片时,书中突然飞出半卷金箔,上面记载的竟是星宫失传的《量天诀》。金箔在空中自动展开,露出幅星图,图上标注的星宫遗址,竟与村中地脉走向完全吻合。

冬至夜,村民们齐聚晒场。星蚕丝网已织成巨大穹顶,将整个村庄笼罩其下。张九思站在网心,以天书为引,启动了周天星斗阵。阵法启动的刹那,地脉深处的龙吟与天上的星辉产生共鸣,村民们腕间星纹同时亮起,在夜空中投下完整的二十八宿虚影。子夜时分,古井突然喷出七彩灵泉,李家幺儿伸手接了捧,泉水在掌心凝成微型星图。

张九思定睛望去,见星图中央悬浮着个光点,正是阿穗留下的星种。光点突然裂开,从中飞出只星蚕,腹足上刻着"周天圆满"四字。货郎的扁担发出欢快鸣响,星蚕们顺着丝网爬向星蚕。老妇人将星砂撒向灵泉,砂砾在虚空凝成"紫微"二字。私塾先生以剑气刻下护村大阵,王氏端来星麦粥镇压灵气,所有村民齐声吟唱起古老的星宫歌谣。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张九思看见阿穗的身影在星蚕丝网中若隐若现。她怀中的婴孩已经能蹒跚学步,每踏出一步,地面就亮起相应的星图。孩子指着张九思咯咯直笑,眉心星髓突然飞出,在空中凝成把迷你量天尺。尺身符文流转间,村中所有星髓晶簇同时亮起,在虚空组成巨大的星门轮廓。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