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意思是,咱们可借风沙季动手?”
苏夜凑过去一看,只见姬朝画的是风沙季的风向图,箭头清晰地指向夜煞粮道的必经之路——黑风口。
“正是,卫青将军的羽林精骑若在风沙季前一日抵达黑风口西侧的密林中埋伏,待风沙起时,派数百轻骑绕到驮马队后方,用锣鼓、号角惊扰驮马。”
“驮马受惊奔逃,精料散落,夜煞纵有数万精锐的百战铁骑,但没了精料,战马不出三日便会乏力,届时咱们再派善射之士,在风沙中射杀溃散的驮马,夜煞的粮草便彻底断了。”
姬朝点头,银簪在黑风口的位置点了点。
“风沙既能掩护我军行踪,又能瓦解敌军粮道,比硬攻省力百倍,只是如何确定风沙季的具体时日?”
张良闻言,眼中倒是一亮。
“这个不难。”
姬朝笑了笑,他既然有心在苏夜面前表现,提出来了这个问题,自然是带着解决方法的,只见他从怀中摸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玉州气象录”。
“这是朝去年在玉州游历时数位本地友人所诉,被朝整理了一番,上面记载了玉州近三十年的气象变化,风沙季多在秋分后第三日开始,今年秋分已过两日,算来明日午后便会起风。”
古时行军作战,气象至关重要,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能借天时之力,往往能事半功倍。
“有这本气象录,咱们便可精准把握时机!卫青的羽林精骑今日出发,明日清晨便能抵达黑风口西侧,正好赶上风沙季。”
苏夜接过小册子,翻开一看,只见里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日的风向、雨量,甚至还有日食、月食的记录,可见姬朝在整理这本气象录的时候,是何等的用心。
“至于武州那边,子房说‘拖’字诀,朝也有个补充,徐达麾下的大玄黄巾军多是昔日大乾南方潞、武、瑞三州的流民,虽悍勇却无纪律,最忌‘思乡’。”
“咱们可让罗网的人,在武州周边散布消息,说国公大人麾下的大军已直取他们的祖地,虽奈何不了徐达那等名帅,但是也可动摇一下大玄黄巾军的军心,延缓一下他们的攻势。”
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