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的,恰好落在他帅帐门口,上面的字迹虽然刻意模仿,但那姜字印章却像根刺,扎得他心口生疼。
“好你个姜小白!好你个烛九阴!”
“我就知道你们眉来眼去没好事!老子在前线拼命,你们倒在后面算计我!”
朱温一脚踹翻案几,竹简散落一地。
“渠帅息怒!此事未必是真,说不定是横州军的离间计!”
帐外的葛从周听到动静,连忙进来劝谏。
“离间计?”
“那印章怎么说?自从我们进了这武州城之后,这段时间姜小白对烛九阴的拉拢,你没看见?还有那些世家兵,处处针对我们黄巾兄弟,这分明是早就预谋好的!”
朱温猛地转身,眼睛里布满血丝。
“想夺权?没那么容易!”
他低着头剧烈喘息了一会儿,忽然冷笑一声。
与此同时,姜家府邸里,姜小白正对着一封书信皱眉。
这封信据说是从朱温的亲卫身上搜出来的,上面写着朱温与横州军密约,愿献武州西门,换横州军保他全家性命,落款处同样是朱温的私印。
“朱温果然靠不住!”
“我就说他为何总在军议上唱反调,原来是早有二心!”
姜小白将书信拍在案上,气得脸色铁青。
“主公,这封信字迹潦草,印泥颜色也不对,怕是有诈。”
一旁的孙膑拿起书信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
“有诈?你看他写的‘世家兵骄横,早该清除’,这不就是他平日的抱怨?”
“还有这私印,虽然模糊,但轮廓没错!”
姜小白指着信上的字句。
“传令下去,加强西门防务,密切监视朱温部的动向!”
他想了想,虽然心里也觉得有些蹊跷,但是如今的武州已经赌不起了,因此姜小白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看向侍立一旁的家将。
矛盾一旦点燃,便如野火般蔓延。
当日午时,负责粮草分配的小吏来报,说朱温的黄巾士兵拒绝接受姜家拨发的粮草,理由是“怕被下毒”;未时,两队巡逻兵在街角相遇,只因互相多看了两眼便拔刀相向,最后闹到姜小白和朱温亲自出面才罢休;傍晚时分,更有流言在军中传开,说朱温要趁着朱元璋援军到来前,先除掉姜家独占武州,又说姜小白已暗中联络横州军,要借刀杀人除掉朱温。
贾诩站在茶楼上,听着楼下传来的各种流言,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他刚让罗网的密探混在士兵中散布了这些消息,用的都是双方最忌讳的痛点——朱温怕被夺权,姜小白怕被背叛,而那些普通士兵,要么怕世家兵欺压,要么看不起黄巾的散漫,几句话便能挑动他们的情绪。
“大人,军议的时间快到了。”
真刚低声提醒,目光看向城府方向。
“好戏,该开场了。”
贾诩点了点头,嘴角噙着笑意。
此时的武州城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朱温一身戎装,腰间的长刀解了又系,系了又解,眼神像刀子般盯着坐在对面的烛九阴。
而上首的姜小白则端坐在主位,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案几,目光扫过众人,带着明显的审视。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商议朱元璋援军抵达后的布防……”
姜小白刚开口,就被朱温打断。
“布防?我看是商议怎么夺权吧!”
“盟主何必假惺惺?有话不妨直说,是不是想借援军的名义,把我麾下的弟兄都调去当炮灰?”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