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大明、换了总兵之职的人撕成碎片。
他找谁说理去?
此刻的高迎祥悔得肠子都青了。
朱由检朝他招了招手,高迎祥立刻靠过去。
朱由检凑在他耳边,轻轻说道:“现在,朕真的明白了……你造反,情有可原。”
这句话一出,朱由检的心结似是解开了。
洪承畴端来的大米粥,朱由检躺在床上一勺一勺地喝下。
没几个时辰。
他面色好转,沉沉睡去。
而帐外的臣子们,这才如释重负,仿佛从阎王爷面前捡回一条性命。
事后,洪承畴特地对高迎祥道:“高总兵,以后还是切莫对陛下说这些民间疾苦了。万一陛下再来这么一回,本都督也怕得心里发慌。”
“不会了,绝对再不会了。”
高迎祥眼睛急得发红,都快哭出来了,是真的怕了。
他看着洪承畴,眼神坚定得像是要当场发誓一般,以此表决心。
两三日后,朱由检身子痊愈。
本就没病,饿了几天,将养一阵,凭借强健的体魄,很快便恢复过来。
于是,双方大军继续朝着辽东之处行进而去。
……
闯王高迎祥、曹操罗汝才、贺一龙一众反王于关中归降大明朝廷一事,伴随着赐下丹书铁券,高迎祥率部前往辽东之处。
此事亦在中原之处的地方官员、世家大族,以及各地陆续兴办而起的《大明日报》开始逐渐宣扬,广而告之,流传于大明天下,也传到了这辽东锦州城内。
锦州城的《大明日报》由监军太监曹化淳主事,对于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开创的实学国策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兵给兵,使得此处的《大明日报》发展竟是比之中原绝大多数地方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辽东之处的宣扬影响也甚是巨大。
“号外号外!中原之处,流寇尽解,大量叛臣贼子或归降我大明王师,或已然不足为虑。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
“我大明安盛万年,昌盛万万年。”
“号外号外!!!”
“闯王高迎祥现已归顺朝廷,册封总兵一职,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商铺小贩星罗棋布,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
报童身背布包,放着一份份从《大明日报》衙门处拿来的报纸,开始沿街叫喊,很快就引得锦州城街道上的文人们争相购买。
“那些反王全都没了,中原之处贼寇已平,太祖老祖宗的本事也未免太厉害了。”
“这就是我大明。这就是从仙界归来的太祖圣皇帝他的能耐,小小贼寇怎能是我大明王师的一合之敌?”
“他闯王还有一众反王,若是再不归顺,待来日王师抵达,陛下还有太祖圣皇帝齐齐出手,定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伴随着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哪怕是在这辽东边关锦州城之内的百姓、文人,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也在不断增加。
锦州城,大气宽敞的府宅内。
祖大寿、吴三桂、曹化淳三人手中各持着一份刚刚新鲜出炉的《大明日报》,看着上面比兵部还要更快的军情要报。
消息虽然不够详细,但依旧能够管中窥豹,看得出如今大明当下的时局。
一众反王贼寇皆已平息,如今大明的敌人便只剩下了这关外的后金鞑子。
如今虽已改国号为大清,但在祖大寿他们这些大明子民看来,大清就是大金,并未曾有什么区别。
“这消息恐怕瞒不住了。”
祖大寿一阵沉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