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实学之道(2 / 4)

>

“放过这马回回倒也并非不可。”

朱由检淡淡自语,道:“既是如此,朕也就助他们一臂之力,传旨下去,不必先进陕西、山西附近一带,直接去那闯王高迎祥所在之处,还有联合附近总兵,齐齐进发,绝不可放过任何一处。”

朱由检将奏章丢在一旁,对身边宫内的太监再度吩咐。

其他的大军或许还需要先休整,但他这京营新军。

他朱由检御驾亲征,所谓的进军快慢不过也就只是一个象征意义而已。

“是,陛下。”

太监领命前去吩咐传令。

而这一路走来,朱由检手上也早已沾了血腥,虽未遇到什么大股的流寇、反王势力,但那落草为寇的还有横行乡里的恶霸。

他朱由检率领京营新军也收拾了不少,甚至还端了几个所谓的地方恶霸,将京营新军的小小威风也算是打了出来。

“闯王高迎祥,荥阳大会,今日朕倒要好好看看,看看你这个闯王有什么天大的本事。”

朱由检冷声一笑,随后三军开始调动,直逼那闯王高迎祥所居之处而去。

如今朱由检自有信心。

他麾下的京营新军,收拾这中原之处的一众叛乱之人,绝对是能轻而易举的。

甚至在他朱由检开始行进之时,洪承畴手底下的不少精锐也通通赶来。

他们出了什么事也绝不能让陛下出了事,否则太祖皇帝朱元璋可是能给他们秋后算账的。

中原之处大军调动,各处总兵无不听令。

有了足够的饷银,还有了朝中臣子的告诫,这些盘根错节的各处重镇总兵们,一个个再不敢阳奉阴违,即便还有这破天的胆子,面上也绝对是要说得过去,否则如今大明朝国运延绵,或许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所有人,但绝对能做到杀鸡儆猴。

京城,紫禁城之内。

武英殿处烛火通明,此刻虽还未入夜,但窗外落日的几分阴影,淡淡的黑影侵袭到了此处大殿之内。

看着面前的大明全景图,朱元璋不由面露沉思,一旁的太子朱慈烺探出个憨态的小脑袋,睁着好奇的目光,也不停地朝前打量而去。

朱元璋放眼在那关宁防线、辽东边关之处:“既然那东江总兵毛文龙已死,如今中原之处也勉强能够安稳,也是时候该派人去这东江之处,将此处的后金之人给驱逐,然后在此地再建立一座大本营,以此来继续牵制后金的发展。”

人选的话,崇祯一朝的明末良将可不在少数。

眨眼间的功夫,朱元璋心里便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正是那孙传庭。

此人或许能做到大都督,甚至能够代替洪承畴统帅这中原之处的数方大军,想必也能够坚守得住这份重担。

朱元璋微微点头,中原之处安定后,这后金鞑子之患虽是远忧,但并非近虑,也可以再想想如何做其他的事宜了。

朱元璋边沉思,手中的无名指边下意识敲击着眼前的朱红案桌,发出咚咚咚的响声。

朱慈烺看了一会儿,如今不过是稚童年纪的他,可想不到那么多,只是乖乖地在旁随时听候着朱元璋这位太祖皇爷爷的教诲而已。

此时朱元璋稳坐在身后的软榻上。

他面目沉思,表情连连变换的同时,眸中金光不坠,只因此刻朱元璋却是有意将这崇祯一朝给大力经营。

洪武一朝距离后世太远,社会情况也太过复杂,哪怕他之前也在朱辰这子孙的建议之下,立了不少的国策,做了不少的新政。

但终究还是鞭长莫及。

而如今的大明,可是距离朱辰所处的后世最为相近的,那么朱元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