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如今早已是被开垦成了土壤,附近种上了几株高高的粮食作物。
尤其那肉眼可见的小小田地间,竟是种满了土豆。
虽然不过也就区区一亩,相比较这三进三出大院子般的温府而言,不过只是方寸之间,可也能看得出这位内阁首辅的政治正确、眼光独到之处。
在家中这般作为,绝对是最支持太祖皇帝朱元璋这新政之事的法子。
“亩产三千斤,土豆之物当真是神物。”
“工部那边还有好几种粮种,这大明如今,哪怕各处天灾接连不断,想亡也绝不可能了。大明的根基稳固,本阁老这首辅、这吏部尚书之职,恐怕也还能再继续当上几年,我温家在这大明之处,也定能当好忠臣。”
温体仁手中捧着洗净的土豆,伫立在这停水阁楼之间。
面前也有几样用土豆所做的精美食物:凉拌土豆丝、香甜土豆饼,甚至还有被制作成羹汤的土豆炖羊肉,以及其他一些小菜熟食。
将那土豆饼放在手心,微微摩挲,触感不错,再往口中微微一咬,慢慢咀嚼一阵,柔香味传来的同时,那柔软的口感。
连他这把老骨头也都能吃得特别津津有味。
不过是几个土豆饼下肚。
他这老身子便也觉得有了些力气。
“粮食有了,大明中原之处便不再乱,李自成、闯王高迎祥、张献忠,还有那其他什么几大王、回回这些人,恐怕便只有败落一途了。”
“此次我温家虽是选择了先行投靠,但能够支持太祖皇帝的新政,我温家或许才能够真正地屹立不倒。”
在如今这崇祯八年间。
他温体仁堂堂内阁首辅,可绝没有什么投靠后金的心思。
在大明,他是内阁首辅,文臣之首,投降那后金,后金之人又能给与他什么?
可笑得很。
也就是大明此前本就到了这王朝末年,官场之间、士绅之间,还有这百姓四处遭灾,所以才让他这位阁老认为大明将亡了。
自古以来,王朝末年皆都如此。
此前他温体仁的想法,不过也就只是顺势而为,抓住机会而已。
而如今放眼天下,还有什么比这宫里面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更大、更稳妥、更万无一失的机会?
将土豆饼吃完,腹内也是彻底饱了,温体仁拿来手绢轻轻擦拭嘴角。
想了一想,温体仁徐徐开口:“之前捐的银子还是少了,早知今日的话,昔日应该捐更多,一骑绝尘,如此才是我温家更大的机会。”
单单这么一个土豆作物,便胜过原本的那些粮食万分,也就是如今国库艰难的特殊时期,所以才免费下发。
等到来日这土豆作物,想必定是能一本万利,赚得盆满钵满。
他温体仁又怎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商机?
而土豆尚且如此,还有那工部的另外玉米、番薯,甚至说不定这太祖皇帝还从那仙界又拿来了什么其他的神奇之物。
“内务府那边不是在发卖蜂窝煤吗?”
“如今虽已过冬,但老夫也未尝不可以掺上一脚。”
温体仁暗暗思索。
……
京城的另外一处,京营之内。
知晓了江南那般大的动静,朱由检眼红得很,恨不得此刻立刻飞奔到江南之处,一脚踢开成国公朱纯臣。
然后他这个皇上御驾亲征,好好地展现一下大明的风采。
可如今,再怎么后悔也绝不可能了。
他从这京城之处赶到江南,恐怕江南的事早已落幕,无非也就是白跑一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