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3 / 4)

还没等朱元璋说完,朱辰当即叫道:“这有啥可争论的,打,必须打,思伦法此次进攻景东很明显就是个试探,而周围的土司都在等待着大明的反应,若是大明不予理会,这些土司想必会跟着思伦法一起反,西汉名将陈汤有云: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大明亦当如此。”

“你这话说得的确不错,可是朝臣们大部分都反对,他们觉得攻打麓川,收效甚微,存粹是徒耗钱粮罢了!”朱元璋可不会因为朱辰的一两句话就会热血上头。

“呵呵!他们哪里怕是徒增钱粮损耗,他们怕的是武将再立新功,将他们文官彻底压下来罢了,这群文官,对外不行,内斗倒是一个比一个聪明。”朱辰冷笑着说道,他已经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文官们的想法。

“他们心里怎么想,咱又何尝不知呢!但他们说得有有些道理,攻打麓川的确收益甚微啊!”朱元璋叹息道。

他若一力强行推进大军入麓川作战,倒也不是不行,以他朱元璋的威望不会尽心竭力,就是自己那关朱元璋都过不了。

从大明立国开始,朱元璋筹谋的每一场战役,都不是为了炫耀他的武德,而是真真切切为大明的现实利益而战。

“谁说攻打麓川收益甚微了?”这时,朱辰却是反问道。

“哦!莫非麓川那地方有什么好东西吗?”闻言,朱元璋连忙询问道。

“麓川虽然没有大面积的耕地,但其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啊!”

“什么,真的有铜矿?”朱元璋惊呼道。

明代的铜矿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广,其中以江西德兴的铜矿最大,然江西德兴的铜矿从唐代开始便发掘开采,历经唐、宋、元三朝,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其实已经开始有枯竭之像。

“有!不止有,而且极大,在大明灭亡之后,清代云南铜矿产量爆发,到了乾隆时期年产量逾万吨,一吨就是一千千斤,大约是十六石多点,其中最大的几个铜矿,就在如今被麓川所占的一些地方,有了这些铜矿,可保我大明未来三百年不会缺铜。

要知道,历史上,大明万历皇帝后期至崇祯时期,我中原因为缺铜,不得不向倭国进口的‘俵物铜’,这让大明的经济雪上加霜,故进攻麓川,实控麓川产铜矿之重地,就能让大明未来不会被缺少铜料困扰。”朱辰一边百度资料,一边将这些内容告诉朱元璋道。

“居然有这么多!”朱元璋眸子微微发亮,要知道,江西德兴的铜矿产出量都没这么大,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麓川下麓川。

若说朱元璋最担心什么,自然是担心自他与朱标、朱雄英之后的后人不争气,有朱辰提醒,朱元璋很愿意为后人扫除隐患,为大明开一个万世太平。

“而且打下麓川,退可以保住云南本土,进则可以进取南洋!”朱辰再次说出了个理由。

南洋?朱元璋对于南洋并不十分了解,在这个年代,即便是一国之君也不会关心南洋的那些小国。

“老祖宗,千万别小看南洋,南洋有安南、老挝、真腊、暹罗等国度,掌控南洋就可以掌控贸易枢纽。”

朱辰想了想,找了一个南洋的地图,道:“老祖宗,我将南洋的地形图给你发过去,还是用一样的方法放大就能看清楚。”

朱元璋当即接过地图,这边朱辰在介绍道:“你看,地图上有个地方,叫‘马六甲海峡’,这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咽喉,只要掌控马六甲,就是掌控了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

而且南洋地区盛产香料,比如胡椒、丁香、檀香,还有宝石、珍贵木材等等,故取麓川可攻取南洋,攻取南洋则掌控天下贸易枢纽,这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朱元璋完全被朱辰说得吸引住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