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洪武十九年,云南急报!(3 / 4)

元势力。

后明军攻取云南,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沐英乃朱元璋的第一个义子,与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情谊深厚,当真如同一家人一样。

纵观整个大明,让大将长期驻守一方的,沐英是独一份。

洪武十七年,曲靖亦佐土官作乱,沐英出兵平叛,并借机平定了普定、广南一带,从此,沐英打通了田州粮道。

奉天殿内,朱标眉头紧锁,诵念沐英送来的军情急报:“臣沐英有事启奏,二月十五日,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率麾下大军五万,进攻景东,破景东城,败冯诚所部,杀千户王升,景东陷落,景东土知府俄陶亦败退白崖川,如今思伦法兵锋直指云南,各地土司蠢蠢欲动,有反叛我大明之势,请陛下速下决断!”

说起平缅军民宣慰司,还要从元朝时期讲起,当时麓川、平缅在元初分两路,皆隶属于金齿宣抚司,后麓川傣族土官思可法起兵,吞并诸路土著,雄踞一方。

至正十五年,元朝就其吞并的地方置“平缅宣慰司”以统属,算是正式承认了思可法的地位。

后大明破元,洪武十五年,明军攻入云南,继续置平缅宣慰司,当时思可法已经去世,明廷便任命思可法的儿子思伦法为宣慰使。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诏书,改“平缅宣慰司”为平缅军民宣慰司,同年又改全称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仍以思伦法为宣慰使。

麓川平缅地区经过思伦法父子两代经营,实力雄厚,表面上与大明交好,对沐英很是尊敬,然思伦法野心勃勃,不甘心只控制麓川、平缅,竟妄图吞并云南,将沐英赶出去。

进攻景东,乃思伦法的一次试探,如果大明不予以回应,思伦法说不准还会干出什么事来。

待朱标将沐英的加急奏报念完,兵部尚书赵仁当即站了出来,怒斥道:“当初思伦法派遣刀令孟贡方物,献出前元所授宣慰使司印,陛下您封他为平缅军民宣慰使,不曾想他竟狼心狗肺,竟攻我景东,恩将仇报!”

朱元璋阴沉着脸,道:“思伦法狡诈反复,竟敢攻取我大明景东,诸卿都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理?”

永昌侯蓝玉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麓川蛮夷畏威而不畏德,今日攻景东,明年就能攻楚雄府、云南府,微臣去过云南,深知云南当地情况之恶劣,穷山恶水、土司众多,今日投降归附,明日又起兵反叛,反复无常!”

“陛下对思伦法如何?礼遇有加,册封他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可思伦法不思回报却起兵攻杀我明军,实在可恶!”

蓝玉战意昂扬,可是与蓝玉相对的文官,却没有那么强的进攻的欲望。

吏部尚书李信琢磨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对付思伦法可以小惩大诫、安抚为主。”

朱元璋眉头微皱,却没打断李信的话,让李信继续说下去。

“诚如永昌侯所言,然外云南环境恶劣,而土司众多,尤其是思伦法所占据的麓川,山多、水多,就算兴师动众攻打思伦法,打下麓川来,意义何在?”

李信开始给朱元璋算账,道:“陛下您想想,劳师远征前往麓川,大军征伐人数不下十万,随行的徭役就更多。”

“军费、粮草,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天量的,但我大明又能得到什么呢?麓川地区贫瘠,更没法设置官府治理,打到最后,就算灭了思伦法,但麓川依旧是换个土司来治理,到头来徒费钱粮罢了。”

朱元璋听着李信的话,心中也在思索,李信说得没错,大明打下麓川,收益甚微,北方边防压力不小,大明内部还在推行土地新政,现在与麓川开战的确得不偿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