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宝钞风波(2 / 3)

意,更暗下联系盐场、官肆,将这么大的事偷偷给办齐整了?

照这态势看,这朝堂不需要咱们这些朝臣了,只你父子俩带一群家仆手下便也够了!

想到这里,众朝臣心里忍不住有种强大的挫败感!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自胡惟庸被杀、丞相制被废除后,这样的局面会出现,但如今看来,这种事恐怕会越发频繁!

不过陛下做了这么多筹谋,当真能恢复宝钞的价格吗?众臣很是怀疑!

而随着第二条政令的发出,整个京城百姓再次轰动了起来。

“听说了没,朝廷在京城开了近百家官肆,说是凭着手里的宝钞,就能以足值面额直接去换购商货。”

“真的假的?”

“官府都张贴布告了,还能有假?”

……

盐商可凭借宝钞兑换盐引,这与普通百姓无关,可官肆却是谁都能去。

不得不说,京城是宝钞留存最多之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存有宝钞,以往,百姓拿着宝钞根本不敢花销,毕竟这玩意很多店铺都不收,就算收也是打折的,百姓只能无奈的看着它一天天的贬值。

如今竟然能够以足值面额兑换商货,百姓岂能不激动?一个个都高呼着陛下万岁。

然后开始争相打探,这新开的官肆在哪里?

可还没待他们打听到具体位置,却发现大街上又多了许多收宝钞的摊位。

“收宝钞了,原价收购,要多少有多少!”

听着这些摊位上,摊贩们的呼号,百姓顿时大吃一惊。

要知道当下宝钞的市场价值,不过其面值八成左右,这还是前阵子经那些投机商热炒才涨上来的价格,如今竟然有人要原价收购,还是要多少有多少,这疯了吧?

随即经过打探,百姓们才知道内情,原来这些收宝钞的摊位都是盐商的。

盐商以宝钞就能够兑换盐引,贩盐的利润,即使他们这些没经过商的百姓也都知道,怪不得会足额收宝钞呢!宝钞损失的那点钱,还不够贩盐所挣利润的九牛一毛!

这一下子,百姓们又陷入纠结了。

当下情况,拿着宝钞到官肆里能换购商货,直接卖给盐商也能抵换银钱,这两相抉择,该如何决断?

稍一犹豫,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后者。

“你傻啊,官肆里的东西是好是坏,是新是旧,谁能猜得准?朝廷还能放这大便宜给咱老百姓白捡?”

“还是将宝钞卖给盐商,换了真金白银拿在手里踏实!”

百姓们本就害怕和官府打交道,在他们眼里,官府惯是会巧立名目搜刮百姓的,是以对官肆的货物,大多数人秉持消极看法,认为那里卖的多半是残次品。

至于盐商嘛,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当然也不会太好,可毕竟现金交易,拿了宝钞立马就能换真金白银,这可做不得假。

于是乎,近来金陵城里兴起一股换钞热,市面上近半宝钞,都渐渐流入盐商之手。

……

金陵大街上,一间笔砚铺子内,朱标随手挑了方砚台,问道:“掌柜,这砚台什么价?”

“承惠,二两三钱银子,公子你是用宝钞还是用现银结账?”掌柜的当即说道。

“宝钞,能足额吗?”朱标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三两银子的宝钞,说道。

看到宝钞,掌柜的脸色又灿烂了几分,连忙说道:“足额,当然足额,宝钞面值是多少,就是多少!”

“可以!”说着,朱标将宝钞拍在了柜台上,随即掌柜的随即从抽屉里找了七钱银子递给了朱标。

看到这银子,朱标顿时皱眉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