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倭寇来袭(2 / 2)

p> 他越说怒气越盛,虽还跪在地上,气量却好比那站着的赵仁还要高上半分。

“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断无千日防贼的道理,我大明海岸线绵延万里,若是处处都要防范,焉能顾得过来?”

赵仁却仍好整以暇道:“那曹国公便能打包票,找到倭寇老巢,一举歼灭倭寇?”

找不到老巢,兴师动众建了水师跑出海,最后还不是无用功。

“不主动出海,焉能找到倭寇老巢?”李文忠气得直咬牙道。

赵仁将身子一仰,斜眼睨着李文忠道:“倘若找不到呢?兴建水师所耗的巨额银财,便由你曹国公承担?”

“你……”被赵仁这冷眼漠视的态度一激,李文忠脸色涨得通红。

“你们俩,都给我住嘴!”见两人越吵越激烈,朱元璋忍不住了,直接呵斥道:“咱叫你们过来,是要想办法对付倭寇的,可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臣等殿前失仪,还请陛下恕罪!”二人闻言,赶忙都跪正了身子,郑重请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并没有再责怪下去,只深深叹了口气,旋又将眉头拧得更紧。

事实上,李、赵二人刚刚的争论,正戳中他朱天子的心中症结——对付倭寇,究竟是主动出击,还是加强海禁,被动防范。

建立水师、主动出击,这自然更符合他朱元璋一贯的雷霆做派,可这得花钱,花大价钱修造战船、督练水师,然而,当下朝廷国库空虚,他朱天子手里最缺的,恰恰也是银钱。

可若要依赵仁的话,加强海禁,被动防范,也绝非上策。

毕竟自朱元璋实行海禁之策以来,倭寇来犯之事却并未消失,这足以说明,海禁之策对于抵御倭寇并没多大作用,而且一味窝囊地防范,实在有损天朝声威,更助涨倭寇猖獗姿态。

两般抉择在心头争执不下,朱元璋一时难作决断,不由愁闷不已。

恰在这时,吏部尚书李信站了出来,拱手奏道:“陛下,倭寇虽然肆虐猖狂,却也只敢在沿海袭击,绝不敢深入内陆,究其原因,他们还是畏惧我大明官军,只要官军一到,他们就立马跑回船上,远遁大海……”

李信话音刚落,李文忠却立马站出来说道:“正因如此,才更应该建立水师,如此方可跨海追捕,叫这些倭寇逃遁无途!”

李信却摇了摇头道:“曹国公,朝廷在崇明岛已有备倭水师,可至今如何,仍旧奈何不了倭寇,由此可见仅仅建立水师,是毫无用处的。”

“那李尚书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禁绝倭寇吗?”李文忠反问道。

李信将长须一捋,挺了挺胸膛,幽幽吐出三个字:“迁海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