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十万千瓦级别(1 / 4)

会议结束已经是下午四点。

沈良跟着李主任走出建筑,夕阳西下,长安街上车流稀少。

“小沈,你先住招待所,明天我们就开始筹建研发中心。”李主任拍拍沈良的肩膀,“不过有个问题——你的身份。”

沈良心里一紧。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个钢铁厂的技术员,级别太低,很难服众。

“我懂您的意思。”沈良点点头,“毕竟要让那些老专家们信服,光有技术还不够。”

李主任笑了笑:“别担心,上面已经有安排。明天你就是机械工业部的技术顾问,正厅级待遇。”

正厅级?沈良暗自惊叹。

这个年代,正厅级已经是相当高的级别了。

看来上面对这次合作确实很重视。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被接到了新成立的“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这是一座独立的三层小楼,位于机械工业部大院内。

楼里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个专家学者,都是从各大院校和研究所抽调过来的精兵强将。

“各位同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沈良站在会议室前方,扫视着台下的众人。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重工业技术攻关计划。

“第一阶段,我们要攻克五个关键技术。”沈良转过身,开始在黑板上列项目,“大型发电机组、石化裂解炉、精密机床、船用柴油机,还有冶金连铸设备。”

台下开始有人窃窃私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举手发言:“沈同志,这些技术都是西方严密封锁的核心机密。我们连基础资料都拿不到,怎么可能突破?”

沈良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他拿出准备好的一摞图纸,分发给在座的专家们。

“技术路线图我都准备好了。大家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讨论。”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听见翻页的沙沙声。随着时间推移,专家们的表情从怀疑变成震惊,再到兴奋。

“这个燃气轮机的叶片设计...太精妙了!”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颤。

“还有这个催化剂配方,如果真的能实现,我们的乙烯产量至少能提高三倍!”化工专家摘下眼镜,仔细研究着图纸。

沈良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暗暗满意。这些都是他从后世带来的成熟技术,虽然受限于当前的工艺水平无法完全实现,但核心原理都是正确的。

“沈同志,我有个问题。”发电设备专家站起身,“这些技术方案看起来都很完善,但实际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呢?”

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理论设计是一回事,实际生产又是另一回事。中间有无数的工艺细节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所以我们要建设试验基地。”沈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布局图,“每个项目组都配备专门的试制车间,边研发边试产。”

李主任点点头:“资金和设备我来解决。你们专心搞技术就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研发中心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沈良几乎每天都要在不同的项目组之间奔波,解答各种技术难题。

最先出成果的是冶金连铸项目。沈良带着几个年轻工程师,在试验车间里搭建了一台缩小版的连铸机。

“温度控制是关键。”沈良盯着仪表盘,“钢水从1600度降到1400度的过程中,冷却速率必须精确控制。”

试验进行了整整一周。当第一根标准的钢坯从连铸机里缓缓推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成功了!”一个年轻工程师兴奋得跳了起来,“钢坯表面光滑,内部组织致密,完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