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走到桌前,拿起笔开始思考电报的措辞。
既然要回复,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
毕竟陈建军找的是技术人才,不是普通工人。
他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又划掉,重新组织语言。
“项目感兴趣,但需详细了解内容、周期、待遇。另外,希望能保留厂里技术员身份,以便随时支援家乡建设。三日内面谈为宜。”
写完后,沈良又检查了一遍。
这样的回复既表达了积极态度,又不失慎重。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保留原职的要求。
万一这个项目有什么变数,至少还有退路。
况且钢铁厂这边的技术改进也不能半途而废,他还有很多想法等着实现。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去邮局发了电报。
回到厂里,他发现气氛有些微妙。几个工友看到他就停止了谈话,眼神里带着好奇和羡慕。
看来关于北京来人的事,已经传开了。
“沈技术员!”张工程师从办公楼里走出来,“厂长找你。”
沈良心里咯噔一下。
这时候厂长找他,多半是为了陈建军的事。
来到厂长办公室,沈良敲了敲门。
“进来。”
办公室里除了厂长,还坐着两个陌生面孔。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小沈来了。”厂长起身介绍,“这位是市里工业局的李局长,这位是省里派来的调研员小王。”
沈良心里暗叫不妙。
看这架势,上级部门已经知道了陈建军找他的事。
李局长打量着沈良,开门见山:“听说有北京的人找你谈工作调动?”
“是有这么回事。”沈良如实回答。
“什么项目?”
“对方说是国家重点项目,但具体内容还没详谈。”
李局长和小王交换了一个眼神。
“小沈啊,你要慎重考虑。”李局长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确实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国家项目的幌子招摇撞骗。”
招摇撞骗?
沈良愣了一下:“您的意思是...”
“我们调查了一下,这个陈建军确实在北京工作,但他所说的项目...”小王推了推眼镜,“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
沈良心里一凉。
难道陈建军真的是骗子?
可是老赵明明说市里确实有北京来的重要客人。
“领导,会不会是项目保密级别比较高,所以...”沈良试着解释。
“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李局长点点头,“但正因为如此,你更要谨慎。如果真是国家项目,调动程序应该通过正式渠道,而不是这种私下接触的方式。”
厂长也在一旁附和:“小沈,你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我们当然希望你有更好的发展。但前提是这个机会必须是真的。”
沈良陷入了两难境地。
从常理来说,领导们的担心确实有道理。这年头各种骗局层出不穷,谨慎一些总是对的。
但他的直觉告诉他,陈建军不像是骗子。
而且以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国家确实有一些高度机密的项目,不走寻常程序也说得通。
“那您建议我怎么办?”沈良问道。
李局长沉思片刻:“这样吧,如果对方再联系你,你可以要求他提供正式的调令或介绍信。如果拿不出来,那就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局了。”
“好,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