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虽然刚才挑刺,但本质不坏,只是被王志勇利用了。
“当然可以。”沈良走到材料架前,“过来,我们从头开始。”
刘小军犹豫了一下,慢慢走了过去。
“首先要了解不同钢种的声学特性......”
沈良耐心地重新讲解,刘小军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半小时后,年轻人基本掌握了要领。
“师傅,谢谢您!”刘小军诚恳地鞠了一躬,“刚才是我不对,不该质疑您。”
“没关系。”沈良拍拍他的肩膀,“有疑问很正常,但要用正确的方式提出来。”
刘小军脸红了红:“我明白了。那个......王师傅让我来找茬的事,您别往心里去。”
“我知道。”沈良点点头,“你回去告诉王志勇,技术交流的大门永远为他敞开。”
刘小军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敬佩的表情。
“师傅,您真是个好人!”
说完,他快步离开了车间。
沈良看着他的背影,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
收买人心的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来几天,沈良的技术培训课越办越红火。
参加的人数从三十多个增加到五十多个,甚至连其他车间的工人都慕名而来。
更让人惊讶的是,连厂里的几个老技术员也偷偷来听课。
他们起初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听了几次后,都被沈良的水平震撼了。
“这小子讲的东西,比技术学院的教授还深入!”
“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了就能用!”
“我干了二十年技术,今天才真正明白热处理的原理。”
老技术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沈良的评价越来越高。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厂长耳朵里。厂长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喂?什么?连其他车间的人都去听课了?”厂长张建民放下手中的文件,眉头紧皱。
电话那头传来车间主任的汇报声:“是的,连铸车间、轧钢车间的工人都跑来了,还有几个老技术员也在偷偷听课。”
张建民沉默了几秒钟。
这个沈良,到底有什么本事?
“你亲自去看看,把情况详细汇报给我。”
挂断电话后,张建民陷入了沉思。
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技术员,能让整个厂里的人趋之若鹜?
这事儿透着邪门。
此时,沈良的技术培训课正进行到关键时刻。
“今天我们讲钢材的疲劳断裂机制。”沈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很多人认为钢材断裂是因为承重超标,其实不然。”
台下五十多双眼睛紧紧盯着他。
“真正的原因是微观裂纹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灾难性断裂。”
老技术员赵大海坐在最后一排,心中震撼不已。
这理论他从来没听过!
但仔细想想,确实能解释工厂里那些莫名其妙的设备故障。
“师傅,那怎么预防呢?”有工人举手发问。
“表面处理很关键。”沈良拿起一根钢棒,“通过渗碳、氮化等工艺,可以在表面形成压应力层,阻止裂纹产生。”
他边说边在钢棒上比划,动作熟练得像做了千百遍。
“另外,设计时要避免应力集中,尖角、缺口都是致命的。”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声。
“怪不得上次那台轧机轴承总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