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樘和赵开很遗憾,尤其是前者。
这两年的前线生涯,让赵樘越发的确定,岳飞有大将之姿。
赵樘也终于明白了他母亲张纯当初跟他说的那句“此子虽未显,其英锐类少年去病,智略近潜龙时李靖,他日必为栋梁”的含金量。
话说,当初赵樘第一次见到岳飞时,见到其貌不扬、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比他还要小上一两岁的岳飞,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小屁孩会是霍去病、李靖那么厉害的武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张纯有识人之名还能推演未来,赵樘真未必会重视和重用岳飞。
后来,岳飞追随赵樘上了战场。
初时,赵樘觉得岳飞也没有特殊之处,无非也就是英勇一些、机灵一些。
可随着在战场上的历练,随着经历的战事渐多,岳飞在军阵中的表现便愈发不同。
寻常将领需数年揣摩的攻防阵型,他观过一两次演练便已能指陈要害;
兵法中“奇正相生”的古奥道理,多数人仅能背诵条文,他却能在一次护粮遭遇战中,以三百步卒伪装主力牵制敌军,另遣百人绕后焚其辎重,将理论化作切实可行的战术。
赵樘自出征以来,凭过人才智与战场直觉屡立战功,向来以军旅天赋自负,然见岳飞进步之速,亦暗自惊叹。
某次对金军小股游骑的伏击战中,赵樘初定计划是固守待援,岳飞却于勘察地形后直言“敌虽悍勇,却孤军深入,其营侧有浅谷可设伏,若以少量兵力佯攻诱敌,再以主力断其归途,可一战尽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