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立于不败之地的赵俣(3 / 8)

命初期的技术代差——钢铁舰船碾压印第安土著部落,纺织机与蒸汽机生产的商品能换取当地贵金属,移民的农具与作物改良让殖民地暂时依赖中央供给。

    但熟知历史演变的张纯十分清楚,这种依赖会随时间逆转:一旦移民后代适应了新大陆的气候,学会用当地铁矿仿制农具,甚至是在皇子大陆也开启工业革命了之后,对大宋的物资需求便会锐减。

    更关键的是权力的自然演化。

    就像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从“镇守者”变成“汗”,将来赵俣的后代以及皇子大陆的官员也会逐渐本土化。他们的家族扎根于皇子大陆的土地,子女与当地移民通婚,利益与皇子大陆的发展深度绑定。

    那时,当大宋要求将皇子大陆的金银收入全额上缴时,他们就会像历史上的四大汗国贵族一样,本能地选择截留;当朝廷试图调走皇子大陆的驻军去镇压欧洲叛乱时,他们会以“防御土著”为由拒绝。

    几代人之后,皇子大陆的人或许仍会尊大宋的皇帝为自己的君主,但实际治理权早已落入本地豪强手中,就像伊利汗国虽保留“蒙古”名号,却已成波斯化的王朝。

    当然,张纯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纯会在尽量帮自己的儿子搞移民的同时,让自己的儿子在一定程度上走西方殖民者的道路,也就是,通过挑唆不同的印第安土著部落间的冲突,让他们彼此之间发生战争,同时,利用病毒,让印第安土著的人口减少,慢慢让汉人成为皇子大陆上的多数人口。

    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改服令、留发令、改汉令等手段,彻底将皇子大陆变成另一个大宋。

    说穿了,张纯的目标是,哪怕有一天,皇子大陆不受大宋控制了,它也必须是汉家王朝,而不是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