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太子眼中的五女(4 / 8)

   做好这一切了之后,稳重的种师道才给赵俣上捷报。

    而实际上,赵俣已经收到平金城大捷的消息了。

    但赵俣并未着急表态,而是在种师道的捷报送来后,才下旨,让枢密院率兵部和户部尽快核实前线将士的战功,在第一时间把升赏发下去,鼓舞士气。

    散朝后,赵俣没跟大臣商量告庙的事,而是径直来到了麻晓娇位于艮岳万岁山的皇家科研院。

    此时,连科研人员带匠人,皇家科研院已经有近万人了。

    这近万人,男女老幼都有,他们是赵俣用了十几年时间,从整个大宋网罗到的科研人才,他们皆是各领域藏龙卧虎之辈。有的精于算学,指尖拨弄间便能厘清繁复数据,于毫厘间推演万物规律;有的通晓天文,观星测斗如探囊取物,能依日月星辰运行定四时、测方位;有的擅长机械巧构,寻常木料、铁器经其手,便能化出精巧机关,或省力提效,或驱动重物;还有的专于材料研创,从矿石中炼出新铁,于草木中提取黏合剂,让器物更坚、更韧、更合用。

    这些人聚在一处,在麻晓娇的率领下,彼此印证,相互启发。算学为机械运转提供精准尺度,天文为时序安排与长途航行指引方向,机械巧思将理论转化为实用工具,新材料又让工具突破原有局限。

    熔炉里的火光彻夜不熄,图纸上的线条日益精密,从改良耕作的农具到提升运力的器械,从测量天地的仪器到冶炼锻造的新法,点点滴滴的突破渐渐汇聚成流,不知不觉间,他们已为大宋的工业革命筑牢了根基。

    这些年,夸赞赵俣英明神武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快要将赵俣捧到了天上。

    可赵俣却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如此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