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了燕京统军司,下辖汉军、奚军等精锐,依托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构建防线。对此时的辽国而言,燕京的防御功能直接关系到残存势力的生存——若燕京失守,金军可长驱直入华北平原,彻底切断辽国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燕京地区还是辽国农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依托永定河、潮白河冲积平原,盛产粮食、桑麻,人口密集。同时,作为辽国与赵宋王朝贸易的榷场中心,燕京的商业税、手工业(纺织、冶铁)收入占辽国财政的近三成。中京失陷后,草原地区的畜牧业被金军破坏,燕京的农业、商业收入成为辽国维持军队和官僚体系的核心财源。
而平滦营三州位于燕京以东、渤海湾西岸,是连接燕京与辽东的关键节点,其价值聚焦于防御缓冲与资源连接:
平州是三州核心,自古为幽燕之东门,北接燕山、东临大海,地势险要。辽国在此设平州节度使司,驻军数万人马,作为燕京的东部盾牌——若金军从辽东西进,平滦营三州可依托滦河、青龙河等水系迟滞敌军,避免燕京陷入两面夹击。
历史上,金军攻打平州时,守将张觉曾凭借三州地形顽强抵抗,为燕京争取了数月的防御准备时间。
平滦营三州还控制着两条关键通道:一是陆路“榆关道”(从平州经山海关至辽东),二是海路(从营州港至辽东半岛)。辽中京失陷后,辽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与燕京的联系,完全依赖这两条通道。三州的存在,能让燕京获得辽东方向的少量兵员、马匹补充,同时通过海路从辽东转运盐、铁等战略物资,维持战争潜力。
平滦营三州又是渤海湾沿岸的“鱼盐之乡”,平州的盐业、滦州的铁矿、营州的渔业均十分发达,其产出可补充燕京的资源缺口。
此外,平滦营三州自唐末以来就是汉民聚居区,人口约二十万,既是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是辽国募兵(尤其是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