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最好能说服赵宋王朝支持辽国剿灭金国,不然辽国就完了,更何况萧得里底和韩昉又不是傻子,而是辽国的重臣和辽国的后起之秀。他们深知,辽国的命运已悬于一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问题是,想说服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谈何容易?
是。
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只是在十年前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冲突,然后就又迅速恢复了和平,双方的贸易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可辽人十分清楚,在《澶渊之盟》发生之前,辽宋两国都想干掉对方完成大一统,解决自己最大的心腹大患。
《澶渊之盟》之所以爆发,根源就在于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剑锋直指赵宋王朝的都城开封府。彼时辽国国力鼎盛,萧太后雄才大略,意图一举荡平中原,将赵宋王朝纳入辽国版图,彻底终结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赵宋王朝虽在初期战事中节节败退,却在澶州一线稳住了阵脚。宋真宗在寇准等主战派大臣的力谏下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更关键的是,辽国先锋大将萧挞凛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床子弩射杀,这一意外让辽军锐气大挫,也让萧太后意识到灭宋并非易事——宋军虽不善野战,却擅长守城,澶州城防坚固,辽军久攻不下,后方补给线又过长,随时可能被宋军截断。
而赵宋王朝这边,虽有澶州之险,却也深知辽国骑兵的强悍,若执意开战,即便能击退辽军,自身也必将损失惨重,更何况朝堂上主和派呼声颇高。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谁都吃不掉对方”的僵局:辽国灭宋的野心受阻,赵宋王朝也无力北伐收复燕云。
最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