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仅能发射1-2次,实战中射速差距更明显。
就连神臂弓每分钟都可发射2-3次,且装填流程(上弦、装箭)也比火铳更快捷,适合持久战。
还有,弓弩发射时无火药烟雾和巨响,适合伏击或丛林作战;且不受雨天影响。而李琳铳在潮湿环境中易出现哑火。
另外,弓箭重量轻(弓约2-3公斤,箭囊携带20-30支箭),负担轻,士兵可灵活移动;神臂弓(约3-5公斤)搭配弩箭(携带20-30支),负重较轻,也比李琳铳适合机动;李琳铳加上火药、弹丸和支架,负重更大,机动时较为不便,后勤运输量更大,且火药储存需防潮防火,成本更高。
这么一看,似乎没有必要发展铳的必要性。
当然,这是赵宋王朝的那些官员的意思。
可知道武器发展走向的赵俣,并没有因为李琳铳并不比弓弩的优势大而放弃铳的研发和装备,而是大力支持李琳和麻晓娇研发和装备铳。
这才有了李琳铳装备神机军。
虽说李琳铳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实际上优势并不比弓弩强太多,但李琳铳也有其强过弓弩的地方。
首先,李琳铳发射的铅弹或铁弹依靠火药爆炸的动能远超弓箭,可有效穿透甲胄(如辽军、金军、蒙古军的各种甲胄),而弓箭受限于弓力和箭头设计,对重装甲目标的杀伤力较弱,尤其在远距离难以穿透。
其次,李琳铳的操作仅需掌握装填、点火流程,普通士兵短期训练即可使用;弓箭需长期练习拉弓、瞄准、发力,培养合格弓箭手需数年时间,人力成本更高;而神臂弓则需要士兵具备较强臂力,且瞄准、控弦需长期练习,培养合格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