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赵俣:我的大宋帝国!(5 / 8)

sp; 假设一下,要是赵宋王朝的宗室成员都在外面,而不是只逃出去赵构这一个懦夫,他们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金军怎么可能长驱直入?

    再退一步说,就算金人还是打到了东京汴梁城下,甚至是攻破了东京汴梁城,因为外面有大量的宗室成员,量金人也不敢做得那么过分,至少也应该有点顾忌,不太可能达到靖康之耻那种程度。

    这么一看,将宗室成员彻底囚禁起来,全都当成猪来养,就不是聪明之举。

    相比较而言,清朝,这个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对于皇子的管理和使用方式,就显然更为高明与灵活。

    清朝的皇子们,自幼便需接受严苛的教育与训练,不仅要在诗书礼乐上有所建树,更需在骑射武艺上出类拔萃,以培养其全面的才能与坚韧的意志。

    他们不似宋朝亲王那般被圈养于深宫之中,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或是随军历练,或是参与朝政,以此锻炼其治国理政的能力。

    而他们中的不少,凭借在军政事务中的出色表现,逐渐成为皇帝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

    例如雍正即位前,曾参与清查户部库银、治理水患等重要事务,积累了丰富的政务经验;怡亲王胤祥在雍正朝主管户部、负责西北军事后勤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朝廷行政效率与财政管理水平,使得皇权统治更为稳固。

    反观宋朝,即便出现能力出众的皇室子弟或宗室子弟,也因制度限制难以施展拳脚。

    若赵俣的儿子们能像清朝的皇子那样参与军事,在边疆布防、练兵备战中发挥作用,或许会在外敌到来时,迅速组织各地的军队进行抵抗或者救援,而不是如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时那般,只能一块困守孤城,束手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