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得令人心颤。
这不是巧合。
他立刻拨通苏晚电话:“查一下所有参与‘归途回响计划’的孩子家庭背景,特别是已故亲属的职业信息。我怀疑……星眠留下的记忆片段,并非只影响了我们一家。”
三个小时后,答案传来。
>**共发现47名孩子,其逝去亲人曾间接参与‘归墟计划’外围研究,职业涵盖量子物理、神经编码、情感建模等领域。其中23人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均提及‘信号收到了’或类似表述。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安葬/火化地点,恰好构成一个巨大几何阵列,中心正是第3001号小屋。**
顾砚之站在阳台上,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星眠早就布好了局。
她不仅预见了自己的消散,更将一部分意识碎片,借由情感共振的原理,悄然植入那些曾为理想献身却被迫沉默的研究者心中。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接收到了来自未来的呼唤,于是无意识地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成为“星桥”的分布式存储节点。
她是用爱做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加密传输。
而这把钥匙,就在念星手中。
当晚,念星睡得很不安稳。她在梦里又见到了那条长长的路,两旁开满铃兰花,远处站着星眠,身边还有许多陌生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年轻女科学家,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
“妈妈?”念星跑过去。
星眠蹲下身,捧住她的脸:“宝贝,有一扇门快要打开了。但要进去,需要很多很多声音一起呼唤。”
“什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