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身死而民念不息。
天幕画面,女主播的话语带着无尽的敬意。
“昭武帝赢辰,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终极奥义。”
“骊山脚下的泪水,胜过任何歌功颂德的丰碑,而这一切离不开这五十八年来的辛劳。”
“而其中,他留下的制度、精神与深入骨髓的‘秦人’风骨,也没有随之消散。”
少女的语气,带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沉重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是煌煌大秦,亦难免经历风雨飘摇。”
“在昭武帝驾崩两百余年后,帝国终究迎来了它的又一次浩劫……”
画面中顷刻间变化,再去盛世繁华。
取而代之的,则是烽火连天,饿殍遍野。
名为‘赤眉’的叛军,因为朝廷腐败、天灾频繁的缘故,席卷天下。
其势如同燎原之火,直逼帝国心脏。
叛军首领王巢纵马狂呼:“赢秦气数已尽,这天下,该换我等坐一坐了。”
彼时的秦军,中央权威衰弱,地方拥兵自重,面对着汹涌如同潮水的叛军,据守在潼关天险的主力部队已然弹尽粮绝。
中军大帐内,几位高级将领围坐,面带土色。
“大将军,守不住了……”
一名副将苦涩的对着眼前的大将道,“箭矢和火药消耗殆尽,粮秣只够三日……城外赤眉数十万,援兵……不会有援兵了。”
“为今之计,唯有……唯有……”另一人艰难地吐出两个字,“……降了吧。”
帐内一片死寂。
“投降”二字,如同耻辱的烙印,让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感到窒息。
但在绝境面前,这似乎是唯一能保全麾下儿郎性命的无奈选择。
主将是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将军,他望着帐外暮色摇曳的秦字大旗,眼神充满着痛苦之色。
“大秦啊……”
强忍着悲痛,老将思考了片刻,刚想下定决心。
只见一阵极为微弱,但是却异常熟悉的旋律,顺着暮色断断续续飘了进来。
那旋律,苍凉、雄浑、带着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也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秩序和荣耀。
老将军激动的冲出大帐,只见就在军营的一角,一群伤痕累累、衣甲残破的士卒,围绕着一个同样疲惫的乐工。
乐工抱着一面破损的战鼓,用尽力气敲击出熟悉的节奏。
周围士兵有人低声哼唱,也有人用刀鞘敲击地面应和。
他们演奏的,则是昭武时代就传承下来,只有在重大庆典和誓师出征才会奏响的——《大秦破阵乐》!
这乐声,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瞬间在所有听到的秦军士卒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