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群臣们同样各执一词,讨论不出合适的方案。
嬴政也被朝堂上的争吵,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让他不免再次将目光落在了始终安静的那道身影。
“老六!”
嬴政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若是换作是你,执掌如今大秦的话,当如何应对天幕这般的‘粮食危机’?”
这一问,让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赢辰身上。
李斯眼神微妙,扶苏面露期待,似乎想获得赢辰的认可。
而众臣,则是好奇与审视交织。
“父皇!”
思虑了片刻,赢辰稳步出列,朗声说道,“儿臣以为,李斯大人之法,乃是抱薪救火,或可以暂时环节灼痛,但最终还是会引火烧身!”
显然,他一开口就否定了李斯的话,让李斯的神情一下就暗淡了下来。
“至于长兄之策,那更是如同姜太公钓鱼,空望着世家大族法慈悲心肠,无异于将大秦的国运寄托在这些人的虎狼之仁上。”
说罢,赢辰看向了扶苏,摇头道,“如此,便是会空耗时日,使得错失赈灾良机,失去六国乃至于大秦民心。”
扶苏心神剧震,他完全没有想到过这回事。
不,不能说他没有想过,只是扶苏的内心,不太愿意将人心想的太坏。
赢辰的话语,直指核心,戳破了李斯和扶苏方案存在的致命缺陷,也让不少暗自忧心的大臣不由得点头。
“既是如此,那你可有什么策略?来应对大秦要面临的难题。”
嬴政的身体微微前倾,一下就来了兴趣。
他想知道,赢辰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父皇,”赢辰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卖了个关子,“儿臣有上中下三策,以应对此局。”
“不知父皇……愿先闻哪一策?”
“三策?!”
此言一出,瞬间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将朝堂上的所有矛盾焦点都汇聚到了自己身上。
嬴政那双深邃的虎目之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仿佛看到了天幕中那个总能在绝境中创造奇迹的儿子,与眼前这个冷静自信的身影,彻底重合。
他缓缓从御座之上走下,一步一步,来到赢辰面前,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力量:
“朕,三策都要听!”
“儿臣以为,可以当行‘短期应急’和‘长期根治’相结合的策略。”
从容不迫的赢辰,掷地有声的回答道,“首先要明确,内史腾所言,眼下粮价波动,流民有限,未必可能是关中大旱的先兆。”
“而可能是天灾未至,人祸先行,关中六国旧贵族,仗着田连阡陌,仓廪充盈,怕是会图谋囤积粮秣。”
“等待天下有变,以期乱中复国,兴复诸侯天下!”
此言一出,大殿内不由得一惊。
原本还淡定的嬴政,脸色骤变,他注意到了朝堂上,一些似乎和六国故地有牵连的官员,脸上也变得不自然起来。
不等众人反驳,赢辰就继续阐述道:“所以,儿臣以为,短期之内,强征不可行,劝捐不可靠。”
“然,鉴于‘盐铁之利’已经收入官营,儿臣上策,就是可以发明诏以朝廷垄断的盐、铁,换取囤粮大族的粮食,此便能解决燃眉之急,无需妄动刀兵!”
赢辰的话一环接着一环,让御座的嬴政眼前一亮。
相比起李斯和扶苏的策略,赢辰的策略似乎更加靠谱,而且能够切身实际的运用在大秦帝国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