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咱们得听安排,不能自己做主。”
“没事。”陈启山笑道,“我这边要到重阳节之后正式上班,到时候来村里先采购些鸡蛋就够了。”
“没问题。”陈启海再一旁说道,“我会让大家准备好的。”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就算是陈大根家也在老四的地基那里围了一块地方养鸡。
其他城市还有一户不超过五只的规定,但在樟树村或者桥头公社是不存在的。
樟树村里养鸡最多的人家,足足养了一百二十多只鸡。
就连陈大根家后面的鸡栏里也养了三十多只。
其他城市和地区限制养鸡,要么是防止资源浪费,要么是有自身的原因。
因为在十三年前就有文件下发,是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的。
养鸡作为补充口粮和增加收入的方式是被默许的。
生产队不会干涉,甚至还会鼓励通过卖鸡蛋换取生活物资。
而且养鸡还和集体生产形成互补,比如鸡粪作为肥料利于生产。
在樟树村,鸡粪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之一。
毕竟樟树村里的耕地面积不少,需求量自然也高。
鸡粪可都是宝贝,需要定时搜集的,可不敢浪费。
甚至就连知青点都有鸡舍,也养了不少鸡呢。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