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调香(2 / 2)

男护理的春天 过客 1305 字 5天前

研钵里:“这个研钵是我母亲传下来的,用了几十年,内壁已经磨得很光滑,捣出来的香粉会更细。”

“捣的时候要顺时针轻捣,力度要均匀,像揉面团那样,找到‘不轻不重’的劲儿,太用力会把研钵敲裂,太轻又捣不细。”

苏木拿起石杵,按照赵姨说的,顺时针轻轻捣着,石杵与研钵碰撞发出“笃笃”的声响,节奏缓慢,像是在敲打着时光。

捣了大约二十分钟,沉香木芯变成了细小的碎末,赵姨又让他换了一个瓷制研钵,继续捣。

“石研钵适合粗捣,瓷研钵适合细捣,这样分两次捣,香粉会更细,燃烧的时候香味也会更均匀。”

苏木耐心地捣着,手臂渐渐发酸,额角也渗出了细汗,可看着碎末一点点变成粉末,心里却满是成就感。

又过了半个小时,赵姨拿起一把细绢筛子,将香粉筛了一遍,留在筛子里的粗粉继续捣,筛下来的细粉则装进一个瓷瓶里。

“你看,这样的香粉细得像面粉,放在阳光下能看到细小的颗粒,却不会结块,这才是合格的香粉。”

“接下来是配香方,这是制香的关键,”赵姨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线装书,书页已经泛黄,边缘有些磨损,封面上写着“江南香谱”四个字,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娟秀。

“这是我母亲传下来的香谱,里面记了三十多种江南特色香方,有适合春天的‘兰草香’,适合夏天的‘薄荷香’,适合秋天的‘桂花香’,还有适合冬天的‘沉香屑’。”

“今天咱们做最简单的‘双花合香’,用桂花和茉莉,再加点沉香做底,适合现在这个季节,闻着清爽又不腻。”

她打开香谱,翻到“双花合香”那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详细的配料和比例:“桂花干二十克,茉莉干十五克,沉香粉五克,蜂蜜少许,榆树皮粉少许。”

赵姨从博古架上取下对应的瓷瓶,用一把小巧的铜秤开始称重,铜秤的秤杆只有巴掌长,秤砣是银制的,小巧玲珑。

“配香就像做菜,比例一点都不能错,”她一边称重一边说,“桂花甜,茉莉清,沉香能压得住甜味,让香味更持久,这三种香材配在一起,就像江南的春天,既有花的艳,又有木的稳,不会让人觉得单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