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修士们口中,这一步也被称为修‘现在身’,或者说‘修本我’,‘修执念’。
第二步,则是‘溯源而上’,沿着时间长河上游的方向,寻找‘本我’诞生之前的历史。因为要寻找的历史发生在诞生之前,所以‘我’是不存在的。想要继续‘溯源’必须找个合适的‘筏子’,古代修士们往往用‘夺舍’‘替身’等词汇来形容这个过程,但在现代魔法语境中,这类行为已经被描述为‘寻找与本我存在理念相近的‘寄托’了’。
措辞更为中性。
然后巫师便可以凭着这个‘寄托’,将祂的意识蔓延至祂诞生之前的遥远时代。
选定被寄托者之后,就要重复第一步,统一这个被寄托者曾经存在过的痕迹——类似于使用这个寄托的身份,再证一遍传奇,对于已经成就传奇的巫师而言,这个过程不难,却也不简单。
新身份成为传奇后,巫师需要将两段毫不相干的历史人为缀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延长祂在历史中的存在——古老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诞生的。
说到这里,还是要简单聊一个这个寄托物的。
理论上,跨越时间长河而来的巫师,可以把自己的意识寄托到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寄托到一件东西身上,还可以寄托到花鸟虫鱼、山水草木之上,等等,天地万物皆可寄托,并无定数。
唯一的问题在于,想要使用这个‘寄托’再证一遍传奇,那么活物自然比死物好,人自然比动物好,巫师自然比凡人好——考虑到这个‘寄托’本质上是要延长巫师在时间长河中存在的历史,那么长生者自然要比短命者好。
早期巫师们探索到这一步后,贪快求全,很多人会直接寄托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湖泊等等,试图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