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阁内,鲁班张嘶哑而亢奋的吼声还在回荡。
“成了!”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几步冲到鲁班张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因为激动,力气大得让老人的骨头咯咯作响。
“当真?!”
“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什么‘母机’……造出来了?”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颤抖,仿佛一个在沙漠中跋涉许久的人终于看到了海市蜃楼。
“回陛下!千真万确!”鲁班张老脸涨得通红,须发都在颤抖,“老臣不敢有半句虚言!它……它就在格物院里!等着陛下和殿下去看!”
“走!现在就去!”
朱元璋大手一挥,再也按捺不住,竟是连御驾都等不及。
他拉着朱雄英,带着朱标,在一众大臣和侍卫惊愕的目光中,快步向着宫外的皇家格物院走去。
沈友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愣在原地。
等他反应过来时,只看到了皇帝和皇太孙匆匆离去的背影。
他下意识的跟了上去,心中翻江倒海。
母机?那又是什么神物?
皇家格物院,此刻已不再是那个烟熏火燎的工坊,而像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圣殿。
院落最核心的区域,一座新建的巨大厂房拔地而起。
厂房由钢筋水泥浇筑,墙壁上镶嵌着明亮巨大的玻璃窗。
数百名从江南“征召”而来的顶尖工匠,此刻都聚集在厂房中央,他们屏息凝神,脸上带着朝圣般的狂热。
在他们的包围中,一台机器静静的矗立在那里。
它并不庞大,甚至比之前那台蒸汽冲压机要小巧许多。
通体由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钢铁铸成,结构复杂而精密。
无数齿轮、轴承、导轨严丝合缝的交错在一起,在明亮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而理性的光辉。
它不像一件工具,更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殿下,这就是……‘母机’。”
鲁班张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抚摸着机器冰凉的金属外壳,如同抚摸自己的孩子。
他向朱元璋解释着这台机器的诞生过程。
没有神仙法术,也没有天降神迹。
有的只是六十七名大明最顶尖的匠人,不眠不休的九十天。
他们遵循着皇太孙殿下“用双手制造出能超越双手的工具”的理念,用最原始的水磨、尺量、手挫,一点一点的打磨出第一个误差在毫厘之间的轴承。
再用这个轴承,去制造更精密的齿轮。
再用这套齿轮,去组装更稳定的传动系统。
这是一个无比枯燥,甚至堪称绝望的过程。
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推倒重来。
有的匠人为了保持手感,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有的匠人为了观测一条细微的划痕,盯到双目流血。
他们就像一群最虔诚的信徒,用血肉和心神,将图纸上那个冰冷的造物一点一点的变为现实。
沈友德站在人群外围,听着鲁班张的讲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自己入股的这家“皇家工业总公司”,其最可怕的不是皇帝的权力,也不是皇太孙的智慧。
而是眼前这股能让一群人疯魔般去创造奇迹的精神。
在这样的力量面前,他那点商业手腕和万贯家财,渺小得如同尘埃。
朱雄英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平静的走到母机前,下达了第一道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