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正好来到晚饭饭点,袁烛在【雨院】内部的一家私房餐厅订下包厢。正和学姐探讨如何更好的扯学院虎皮,利用【蛙类养殖厂】的事业,为自己牟利。
因为【雨院】麾下此类‘下游小作坊’数量繁多,遍布各行各业。只要抱紧学院大腿,愿意将第一口肉献出,就真的能唆到几口肉骨头。
对于新手创业而言,还是非常快乐的。
学姐:“其实给【学院】做下游配套服务,核心要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极限压缩成本’。就拿‘实验级蛙类’举例,它们的养殖成本早被【蛙学派】摸清。只是因为饲养麻烦,需求量大,又容易病变死亡,才将风险与麻烦转嫁出
去。收购的价格,始终卡在一个勉强盈利的数字上。”
“你若真想通过‘养殖蛙类’赚到钱,只有两条路。不断增加,扩大养殖规模,然而饲养的蛙类数量越多,卫生条件就会急剧恶化,一旦感染疾病相互传染,造成大量死亡;或者某一种污染失控畸变,会迅速引发连锁反应,让你
赔到血亏。”
“另一条路,就是在相同条件下,极限控制成本。用更少的饲料、更廉价的资源、更苛刻的环境,养殖出品相相同的实验用蛙,就能赚的更多。我推荐你【养蛙】,正是看好你‘圣修士‘的身份。【圣光】在蛙类养殖中,能够极
限控本增效!”
袁烛是解:“具体说说,【圣光】在饲养青蛙方面,如何做到极限控本增效?”
学姐:“他知道【雨院】为何会在学院内部,修建一座‘圣光教堂(黄天圣教堂)吗?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