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变得更加沉稳,“起初,这家伙还想装糊涂,声称自己对这件瓷盘一无所知。”
“但当我们拿出贾老板的证词和购买记录时,他的脸色立刻变了。”
方大海在白板上又添了几个关键词,“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询问,隋海龙终于松口了。”
“他承认,大约三年前,自己为了从李建国那里获取一条走私货物的渠道信息,他专门做了功课,了解到李建国平时喜欢收藏古董字画。于是投其所好,特意到江城'雅集轩'购买了这件嘉靖青花诗文盘送给李建国。”
“根据隋海龙的供述,”方大海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着,“他当时的计划很简单——通过这件'贵重'礼品打开李建国的心防,从而获得内部消息。”
“李建国当时手里掌握着很多敏感信息,对于隋海龙这样的人来说,这些信息就是金钱。”
“隋海龙声称,当时从贾老板处购买这只盘子只花了两万块,但对李建国谎称花了五万,以此显示诚意。”方大海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讽刺,“这个隋海龙倒是挺会算计,用两万块的成本,换来了几十万的利润空间。”
“事后证明,他的投资确实是成功的。”方大海翻开手中的笔记本,“通过李建国提供的内部信息,隋海龙准确掌握了时间和重点区域,成功避开了风险,将那批走私货物——”
“主要是高档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全部安全运进境内,并迅速出手,据他自己估算,这一单在当时,他净赚了至少八十万。”
“按照江湖规矩,事后隋海龙还分给了李建国一部分利润,大概三十多万块的现金。”方大海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事,“这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隋海龙出钱出力,李建国提供信息,双方各取所需。”
“但是,”方大海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个调门,“据隋海龙所说,此后两人便再无深入往来。他强调,那次合作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找过李建国,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与李建国有任何业务接触。”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几位资深刑警交换着眼神。
一位年轻的刑警忍不住插话:“方队,如果按隋海龙所说,这盘子他买来才两万,就算骗李建国说值五万,那也不至于啊?”
“现在这年头,五万块钱虽然不少,但也不是什么天价。”
另一位女刑警也皱着眉头补充道:“是啊,方队,按理说隋海龙现在的身家,应该不会在乎这几万块钱。他的贸易公司年营业额都有几百万呢。”
“关键是,”那位年轻刑警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凶手为什么在残忍杀害一家四口之后,别的值钱东西不拿,偏偏只拿走了这么个'不值钱'的盘子?”
“李建国家里还有金项链、钻戒,还有几万块现金,这些都比一个瓷盘好变现多了。”
“对啊!”另一位刑警也加入了讨论,“我们在现场勘查时发现,李建国家里的现金、手表、金银首饰什么的都还在。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都比一个五万块的瓷盘高了,他不拿这些东西,偏偏就拿走一件瓷盘?”
“这动机说不通啊!”年轻刑警的声音中充满了困惑,“为了几万块钱杀人全家,或许可以说通;可是这风险收益完全不成正比,不符合逻辑。”
“任何一个有点脑子的罪犯都不会为了这点钱铤而走险,更别说连杀一家三口了。”
“而且,”一位老刑警慢慢开口道,“如果真的是为了钱,那凶手大可以在李建国单独在家的时候下手,何必等到全家人都在,增加作案难度和暴露风险?”
这番话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有的在小声议论,有的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会议室里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