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科状元的第一疏(9 / 10)

   “我大明文牍卷宗,皆存于翰林院中,当年高阁老、张阁老在翰林的时候,都是阅尽了前朝名臣的奏疏,知道了朝廷运转的奥秘,这才厚积薄发的。”

    “不说两位阁老,当年我在翰林院中的时候,也是常泡在翰林院的书阁之中,两位同年可以佐证。”

    罗万化和沈一贯也连连点头。

    苏泽在翰林院中的时候,确实泡在翰林院的书阁之中,将历代名臣的奏议和内阁六部的奏议都看完了。

    就连最爱读书的状元罗万化,也不得不承认苏泽在翰林院积累很多。

    张元忭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苏泽又说道:

    “但是子烬你想要贴近实务,我倒是能理解,你奏疏说的也不错,很多翰林整日沉醉于案牍之间,以为这样就是治学,还经常抱怨朝廷不公平,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但论起朝政和实务来,他们又说不出什么,最后只能照搬祖宗旧制来压人。”

    “此外,观政制度是好的,能让新科进士熟悉各衙门的运作,但是观政时间比较短,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而且进士们都愿意选择六部都察院这些衙门观政,将去到鸿胪寺通政使视作没有前途,这也是不好的风气。”

    苏泽说道:“我倒是建议,子烬你在奏疏中,可以再大胆一点,提议改一改观政制度!”

    “首先是允许新科进士都参加观政,你们一甲二甲的进士,也可以选择衙门观政。”

    “观政期间拉长到一年整,也不要局限一个衙门,而是在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