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将土地中的石块挑出来,将板结的土块夯碎。
接下来还有堆肥、改善土壤盐碱性等工作要做。
开荒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而且开荒初期几乎是只有投入,没有任何收获的。
一人五十亩土地,李文全估算,要花上十年才有可能开垦完毕。
但是李文全低估了福建人对于土地的狂热。
当第一批随着李文全去澎湖殖拓的垦荒者回到福建老家,告诉乡亲们澎湖的新政策后,这些垦荒者带来了他们全村的亲戚。
这些福建的垦荒者们,全家老小齐上阵,男人犁地碎石,女人就在后方生火做饭。
甚至有的缺乏男丁的家庭,女人也能扬起夯土的木槌,顶着烈日在太阳下劳作。
这些福建人日夜劳动,但是澎湖的无主土地还是太多了。
而且完全靠人工,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了。
李文全见到这样的热情,于是干脆将所有的垦荒者都聚集在一起,仿效铁路公股的例子,成立一个名叫澎湖殖拓商团的组织。
李文全刚开始想的,澎湖不像是京师那样权贵云集,所以入股门槛设置的低一点,十银元为一股。
李文全本来预计募集个几千银元,弄一点启动资金。
然后由李文全这个太子的亲舅舅,大明皇商出面,去购买耕牛、农具、粮种和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