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苏泽的奏疏,开头却不是引用圣人之言,或者讲述什么大道理,而是写了一段普通贫困官员在京师的遭遇:
“窃闻京师居,大不易。今观新进之士,释褐登朝,本怀报国之志;然初入宦途,俸薄禄微,偏逢京师昂租。”
“臣每见五品以下微员,既无祖产可依,,往往赁陋巷败屋而栖身,鬻简牍敝衣以偿值。”
“甚或僦居远郊,星夜趋衙,霜露侵衣而不敢辞;薪俸所入,泰半输于业主,菽水之奉尚不能足,焉得葆清廉之节?”
罗万化看完,也觉得深有同感,他家境还算不错,但是同年中有不少家境贫寒的,他们的生活确实如此,在京师过得十分窘迫。
“臣请奏:凡京师无自产、官秩居五品之下、且未入新式土楼者,乞按月给发租房津贴。”
“所费虽由公帑,然涓滴皆化养廉之资:使寒畯免鹑衣露肘之羞,下僚无庑下寄人而叹。既可全其体面,自当砺其操守。”
罗万化看完叫好。
上次京营事件后,其实吏部也争取到了一部分预算,用来改善官员待遇。
但是要怎么改,吏部上下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方案。
原因也很简单,这钱要怎么给?
如果是普遍给官员涨薪水,这显然是不符合儒家道德要求的,你官员带头涨薪水,史书上怎么说?
然后预算也总共就这么点,如果给官员普遍涨薪,其实分润到每个官员头上也没有多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