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1 / 11)

    苏泽递给罗万化的,是自己为了国子监预科所写的教纲。

    苏泽找到的路,也还是“义利之辩”。

    看了开头,罗万化皱眉说道:

    “这不是《新乐府报》上的观点吗?”

    罗万化记得这是《新乐府报》上刊登过的文章,辨析“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

    《新乐府报》解这句话,是说君子是指‘劳心者’,也就是食肉者。与此相对,小人就是‘劳力者’,也就是平民和奴隶。

    要对士人提出道德要求,让他们遵守,对于普通百姓则要拿出实际好处,引导他们活下去。

    对百姓要利在义先,先要用利来引导他们走上正途,然后再对他们提出义的要求。

    当时这篇文章还引起了京师的讨论,但是辨析过程还算是严谨精妙,也引起了不少读书人的赞同。

    苏子霖也赞同这么解吗?

    罗万化继续看下去。

    在确定了这个前提后,苏泽开始解“中庸”。

    苏泽提出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利和义这两件事上权衡后的结果。

    文章中认为,“义”和“利”这两样东西,都是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

    而“君子”和“小人”,又是处于变化中的。

    完全的“君子”是不存在的,君子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