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办事立业,就在当下(4 / 10)

  “再设海外学政使,授实官,秩同内地教谕,举人可应选。”

    “殖拓新地和海外之任,限期六年,非大功不得迁转。”

    这就是苏泽的第二步,将这些地区的官职拿出来,如果有举人愿意去,就可以破格授官。

    但是为了防止一些人利用这个政策获得官身,也要明确说明必须要在这些地方干满两任,也就是六年,才能调回大明本土。

    最后就是长期的办法了,苏泽就没有继续写了。

    长期来说,就是推广吏科试,继续推动四民平等的想法,逐步取消举人乃至于整个士人阶级的封建特权。

    这些自然不能写在奏疏里。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明也就有了更多体面的高级岗位,也就能分流走这些读书人,而不是全部挤入官场。

    而另一方面,海外分流也会形成一个对外的利益集团,将一部分官员的命运绑定在海外。

    这样一来,朝廷也不会随意放弃海外利益。

    苏泽最后写下了奏疏的标题——《疏通举人铨政壅滞疏》。

    但是这一次,苏泽没有直接放入【手提式大明朝廷】模拟。

    而是准备先让张思维参详一下,再找高拱商议,然后在朝堂和报纸上吹吹风,试探下士林的看法。

    这样的改革,必然事关重大,所需要的威望点也是海量的。

    所以这一次的上疏,苏泽一定要提前做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