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了。
经常有朝鲜商人将大明的报纸带回去,弘文馆学士许篈又仿效《乐府新报》,办《朝鲜国报》。
说是《朝鲜国报》,其实就是《乐府新报》的分刊,报纸上都是关于大明的报道,真正朝鲜自己国内的报道只有一个版面,还都是没人看的。
这种文化的冲击,甚至要比经济上的冲击更加猛烈。
大明流行的戏剧,很快就会在朝鲜流行。
大明流行的衣服,也会出现在朝鲜的公卿宴会上。
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
朝鲜国主必须要不断派遣贡使来大明,才能维持朝鲜王庭在朝鲜士人中的影响力。
金显忠在看了一出《牡丹亭》后,就彻底痴迷于这个故事中,多次求见剧本作者汤显祖,还邀请剧团前往朝鲜演出。
能够在大明京师风靡的剧团,金显忠如果能将他们带回朝鲜,那他将会和许篈一样,成为大明风潮的引领者,获得国主的重用。
只可惜朝鲜贡使还是太穷了。
这位慕容当家看到纠缠的金显忠,只能说道:
“金贵使,您如果再闹下去,惹来巡捕营那就不好了。”
听到巡捕营三个字,金显忠一下子消停了。
前阵子使团中几个成员,喝多了蔗酒在街头闹事,被巡捕营抓进了大牢,还是自己去将他们保出来的。
大明巡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