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苏泽先上疏,挑起这个话题,这时候皇帝自然会调取南洋通政署的报告。
这也算是苏泽还杨思忠人情了。
果然,张宣的这几份报告,获得了皇帝和群臣的一致好评。
皇帝评价张宣“忠勤王事”,高拱更是盛赞张宣的报告是“实学用政”。
只是苏泽记得在模拟的时候,【手提式大明朝廷】说:
【南洋通政署首任署长,通政司经历张宣驻扎南洋,大扬大明国威,南洋诸国国主挽留张宣数十次,留驻南洋二十年,强化了对南洋的控制。】
惨,看来张宣是暂时回不来了。
但是官可以升啊!
大明那么多地方官员,能让皇帝记住这个人,对于张宣的官场生涯是极大的助力了。
另一方面,苏泽先在报纸上刊登《大争之世论》,接着又连续发文介绍南洋局势,再通过上书来影响朝堂。
苏泽自己已经对朝堂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先用影响力推动议题,再用系统一锤定音,这也是苏泽上次领悟的系统新用法。
苏泽将奏疏副本塞入系统中。
——【模拟开始】——
《请巡疆南洋疏》送到内阁,皇帝命令阁部大臣共议。
朝臣争论不休,内阁中高拱、雷礼支持你的奏疏,赵贞吉部分反对。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