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苏公楼和皇家水泥厂(8 / 10)

得生息之利。”

    陈洪对这句话的感悟颇深,他甚至更进一步,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钱财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

    内帑和国库分开,但是这段时间皇帝几次动用内帑,让内帑的钱流向了外朝。

    以往内帑,只进不出,或者只用来供应皇帝自己的赏赐和消费,自然引起百官敌视。

    可现在内承运库是外朝的“财神爷”,巴结还来不及,怎么会敌视呢?

    正是因为内帑的钱财流通,所以内承运库的地位才日益提升。

    而陈洪作为执掌内承运库的司礼监巨头,他的权利也只有在流通中才会增加。

    就算是为了内承运库,陈洪也要建议皇帝将钱花出去。

    三巨头各怀心思,最后走到了同样的终点。

    ——

    【《大庇天下寒士疏》在司礼监三巨头的一致赞同下,隆庆皇帝通过了你的奏疏。】

    【内帑出资建设的两座水泥厂,成为历史上认定的真正意义上,具有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水泥工厂,载入了科技史册。】

    【你提议的新式水泥土楼,被日后建筑学者称之为“苏公楼”,被誉为近代钢筋水泥建筑的发端。】

    【国祚+3。】

    【威望+1000。】

    【剩余威望: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