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系统发威,水淹皇陵(4 / 10)

p;很多时候,外朝深孚众望大臣,反而更不能入阁。

    内阁大臣的任免,全看皇帝的心意。

    杨思忠拿起苏泽的奏疏,就向内阁走去。

    一边走,杨思忠一边思考。

    如果这一次皇帝真的钦点雷礼入阁,那就足以说明苏泽在朝堂的影响力。

    杨思忠很快又摇头,苏泽在朝堂的影响力,他这个新任通政邮递司的主司还不清楚吗?

    沿途见到杨思忠的官员,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的打招呼。

    如今的通政邮递司已经今非昔比了。

    理论上说,如今大明政令上传下达的邮递网络,都掌握在杨思忠手里。

    千里之外的军情,大明一个偏远府县的奏报,都要通过通政司的网络汇聚到朝堂。

    通政邮递司,已经成为大明施政的核心部门。

    阁臣越来越重视他这个通政使,百官也不想得罪杨思忠这个手握大量消息的大银台。

    杨思忠是个谨慎的人,他口风很紧。

    但他越是不说,越是被人畏惧。

    现在六科都察院、东厂锦衣卫,可都在用着通政邮递司的驿路体系传递消息呢!

    而苏泽这份奏疏的分量?

    杨思忠回到通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