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喜得贵子(4 / 10)

; 范宝贤点头,大明早就有钱庄了,正如范宽说的,钱庄实际上是大明混乱的货币政策下,产生的一种民间兑换钱币的机构。

    而随着大明商业活动的活跃,这种兑换业务更加发达。

    当然,这些钱庄也免不了兼营私铸、典当、高利贷,京师的几家钱庄历史悠久,背后都有权贵撑腰。

    这段日子,京师的钱庄日子却不好过了。

    主要原因自然是银元和黄铜币的大量铸造,这近两年的连续铸币,逐步淘汰了各种劣币。

    而良币的用途越来越广,商贾百姓也开始习惯用良币交易,原本靠着买卖钱币赚钱的钱庄,生意自然撑不下去了。

    范宽说道:“但是票号是用来异地兑银的。”

    范宽解释说道:

    “最早的票号业务,出现在市舶司之间。”

    “市舶司得在各个港口之间贸易,所得的利润如果都换成钱存在船上要占用货仓,十分的不方便。”

    “于是登莱市舶司镇守太监张诚就向司礼监提议,在各市舶司设立票号,市舶司商船的盈利可以存在港口市舶司的票号中,票号开具收据。”

    “最后这些银元反正都要送入京师,再由票号收据来统计入内帑。”

    范宝贤一思考,也觉得这个方法很好。

    反正市舶司的盈余都是要送入京师内帑的,这个办法就节省了将银元运来运去的浪费。

    范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