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喜得贵子(2 / 10)

让大明的财政十分的脆弱。

    同时代的欧陆君主,在遭遇到短期财政问题的时候,可以向银行家借钱,欧陆几座有名的大学,最早都是皇室向银行家借钱创办的。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商人和官府之间也没有任何信任可言,大明财政遇到问题,最后就只剩下加税一个方法。

    这自然是一种非常脆弱的财政体系。

    近代的国家转变,其实也在于财政动员力量的指数级上升。

    当然,所谓的金融体系,其实也就是抽取社会财富的工具。

    这个时代的欧陆君主,也不是什么白莲花,借钱不还,或者干脆物理解决债主的事情也不少。

    但如果有了更好用的金融工具,可以从民间融资,那这次武监也不需要向勋贵募资了。

    而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也必然会出现更多介于官府和民间之间的事务,比如公共交通、教育等公共事业,这类投资完全由官府出资,或者完全由民间筹款都不好,官民共办,或者由官府向民间募资筹办,才是更好的方式。

    这同样需要更有效的金融工具。

    苏泽拿起一封登莱巡抚涂泽明的信,涂泽明在信上写的一件新事物,引起了他的关注。

    ——

    隆庆四年,二月。

    “号外号外!诚意伯复爵!重赐丹书铁券!”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