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小事,朝廷如果不作回应,反而会寒了士子的心。”
“苏泽相信主考官申时行定然是秉公阅卷的,将这些中举士子的乡试答卷刊印出来,又有何不可?”
赵贞吉点点头,苏泽说的道理自然没错。
但是赵贞吉又说道:
“可区区顺天府乡试,就要请陛下亲自主持复试,那其他地方的考生也觉得不公,难道都要来京师复试?”
苏泽说道:“所以下官以为,科举制度也需要改一改了。”
听到苏泽要改科举,赵贞吉也吓了一跳。
“胡闹!国家抡才大典,岂是说改就改的!”
苏泽说道:“赵阁老,下官的意思不是动科举,而是要增设吏科试。”
“吏科试?”
苏泽没有直接回答这个新名词,而是说道:
“国朝初年至今,顺天府乡试人数增长了三倍。”
“不知道多少读书人在家白首穷经,蹉跎一生。”
“下官的幕客徐渭徐文长,他的才学早就名满天下,今科才在顺天府乡试中举。”
“国朝的科举题目,也越来越偏,很多都不是圣人本意,主考官为了出题,专挑一些佶屈聱牙的句子出题,或者干脆拼接圣人之言,出一些刁钻怪题,这还是国家开科取士的本意吗?”
苏泽说完,赵贞吉沉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