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工匠“纳班代役”,也就是出钱请人代去官府的工坊服役。
等到隆庆年,纳班代役已经逐渐成为直接交银免役。
而在芜湖、福州这些工矿发达的地区,官办工坊需要再花钱雇佣工匠。
还出现了官民合办的工坊,以及芜湖万家这样的工坊主世家。
苏泽的奏疏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提议将乐籍和灶籍也囊括进来,将这些户籍和民籍合并,也用纳班折银对他们征税,但是取消官府强制劳役。
乐籍就是乐户,人口不多,阻力其实也不大。
但是棘手的是灶籍。
灶籍,就是盐户,主要分布于两淮、长芦等盐场地区,贫困率高。
灶籍负责给朝廷制盐,而盐课又是大明财政的重要部分。
从明代中期开始,盐政就出现问题,各盐所积极性不高,盐产量大减。
时至今日,各盐所的产量已经不足明初的二分之一,灶籍逃亡严重,已经到了威胁盐政运转的地步了。
这时候苏泽还提议解除灶籍的限制,允许灶户回归民籍,这必然会引起很多盐政官员的反对。
至于奏疏中顺口提到的医籍、阴阳籍,前者是医生,后者是阴阳生,这些本身地位就是高于百姓的世袭职位,户籍禁锢早已经名存实亡,废除也就是顺口的事情。
你苏泽扯什么灶籍啊!
杨思忠心中抱怨,如果只是废除乐籍匠籍,大概这份奏疏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