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指路明灯(2 / 3)

投机。”

    白榆算是听出来了,陈老师这意思就是,这种敢于冒险投机的行为太像他白榆了。

    虽然白榆上辈子非常讨厌反思怪,遇到问题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正错误都是别人的。

    但这时候,白榆也不禁反思起来,自己这种仿佛在游戏中“开外挂速通”的简单粗暴风格,是不是该收敛点?

    别总是出点稀奇古怪的事情后,熟悉自己的人就往自己身上联想。

    而后白榆就答道:“我前几天刚弄死了一个左都御史,这几天我肯定想要低调一些,没有心思再搞事。”

    “弄死一个左都御史”这种黑话说出来,让陈老师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他又对白榆请求说:“我另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会不会连累裕王府。

    比如说让世人产生误会,以为是裕王府策划了此事,目的就是逼着帝君明确表态。

    你在西城副总探位置上,肯定要参与案件调查,有什么新消息要多多通气,尽可能维护裕王府的声誉。”

    这也是陈以勤把白榆找过来的原因之一,他虽然是君子,但也渐渐发现,在日趋复杂的政治生态中,有时还真少不了白榆这样的政治密探。

    白榆答话说:“老师放心!我已经锁定了作案者,就是完全没有线索和证据,可能暂时不方便直接动手。”

    陈以勤一个翰林词臣,竟然理解不了白榆这几句话。

    首先,如果没任何线索和证据,怎么锁定的作案者?全靠凭空捏造和构陷么?

    其次,你们厂卫办案,真的需要线索和证据么?什么时候如此讲究程序正义了?

    白榆为难的说:“被我锁定的人肯定是真正作案者,但如果我无缘无故的就能从京师百万人口里找到目标,会被别人怀疑我是同案犯或者知情者。

    所以最好要有个由头,让我的破案过程看起来更加合理一点,免得遭人怀疑。”

    陈以勤使劲想了好几遍,才明白了白榆这番话的意思。

    大概就是说,已经有了答案,但需要一个合理过程。

    于是陈老师忍不住指点说:“我猜测做这事的人,一定是个不得志的官员。

    但他只匿名发揭帖,无法有什么收益,还要有进一步动作才有可能受益。”

    白榆很感兴趣的问道:“还能做什么?”

    陈以勤继续说:“他先把舆情挑起来,然后就有了借口,可以趁机给帝君上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